2019年諾貝爾各領域得獎名單從8日起陸續公布,從生理學或醫學獎開始,依序頒發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至14日的經濟學獎劃下句點。自1901年首度頒發至今,諾貝爾獎各領域獎項已頒發590次,獲獎者除了可以拿到諾貝爾證書外,還能拿到9百萬瑞典克朗(約合新台幣2830萬元)獎金,以及一枚金獎牌。
諾貝爾獎創辦人創辦人諾貝爾(Alfred Nobel)生前靠著經營軍火工廠、發明矽藻土炸藥和其他爆裂物致富,並在1895年立下遺囑,將大部分資產(今日價值1.48億英鎊,約合新台幣56億元)的遺產用來設立諾貝爾獎,指定每年舉行頒獎,把獎金頒給前一年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等五大領域「為人類帶來最大福祉」的人。
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捐了一筆資金創立諾貝爾經濟學獎,但諾貝爾的遺族並不認同這個獎項。除了因諾貝爾特別指定要辦在挪威的和平獎外,經濟學獎及其他獎項的頒獎典禮一樣,都會在瑞典舉行。
諾貝爾得獎者性別比嚴重失衡
What's the point of Nobel prizes? https://t.co/t9NZqJspjT
— The Guardian (@guardian) October 7, 2019
諾貝爾獎被譽為科學界最高榮譽之一,但英國《衛報》指出,諾貝爾獎得主的多元性卻慘不忍睹,其中男女性別比例更是嚴重失衡。2018年因「替產生超短、超強脈衝雷射奠定基礎」而獲物理學獎的加拿大物理學家史崔克蘭(Donna Strickland)是該領域第3位得獎的女性,在史崔克蘭獲獎前,有長達半世紀的時間都是男性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
化學獎自1901年開始頒發至今,歷屆只有5位女性科學家曾獲殊榮。最新加入諾獎行列的經濟學領域,表現更是敬陪末座,2009年因「自然資源管理及經濟治理分析」獲獎的美國經濟學家歐斯壯(Elinor Ostrom)是1969年迄今唯一一位女性得獎者。
Ready for the #NobelPrize announcements?
— UN Women (@UN_Women) October 6, 2019
The underrepresentation of female Nobel laureates over the years is just another indicator of the slow progress on gender equality and why we need #GenerationEquality. pic.twitter.com/kIwn9o2NAa
「叫約翰的諾貝爾得主都比非洲得獎者還多」
有人認為,既然諾貝爾獎經常是在得獎者職業生涯晚期才頒發,如今這種男女比例失衡的結果,正顯示過去實驗室多元性的有多麽不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獲獎者的年齡也節節攀升,1931年到1940年間,物理學獲獎者的平均年齡是41歲,近十年的平均年齡則飆高到68歲。
此外,諾貝爾獎也常被詬病獨厚西方科學家。自1901年以來,來自美、加與西歐的科學家摘下超過8成的獎項,歷來僅有17位獲獎者來自非洲,是得獎人數最少的區域,而其中更只有7位不是來自南非共和國。《衛報》更指出:「得獎者裡面叫約翰的人,都比來自非洲的獲獎者來得多。」
諾貝爾獎也會出包 燈塔工具竟贏過相對論
即便是作為科學界至高榮譽的諾貝爾獎,也曾有許多看走眼的時候。其中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1926年因「發現螺旋體癌(Spiroptera carcinoma)」而獲諾貝爾醫學獎的丹麥科學家菲比格(Johannes Fibiger)。菲比格當時「發現」了一種會造成嚙齒動物罹癌的寄生蟲,其研究被譽為是對「實驗醫學最重大的貢獻」。但科學家之後發現,那隻動物其實是因為缺乏維生素A才得癌症,也讓頒獎決定被稱為是「卡羅林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最大的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