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全世界經濟學期刊鮮少出現「跨國租稅競爭」的文章。文獻上所討論的租稅競爭(tax competition)主體,都是指各地方政府之間,例如美國各州之間銷售稅、財產稅率不同,彼此競爭。稅率高當然民眾負擔就重,但地方政府也就比較有錢,其所提供的學校品質、治安巡邏都會比較好,居民也就比較能接受這種「高稅/高服務」的組合。稅率低則利弊相反。
前述跨州租稅競爭不會產生各州之間「惡性競爭」,有兩個原因:其一,美國各州客觀條件有差,但也不致有天壤之別,大家的租稅差異不致太大。其二,州政府之上還有聯邦政府;萬一有特殊情況出現,聯邦還能以補助款之多寡予以補救。
但是在最近廿年,全球逐漸出現一股跨國之間租稅競爭的惡風。跨國競爭與跨州競爭最大的不同,也與前述兩點有關:其一是有些國家小到不像話(像開曼群島),它可以把稅降到近乎零,吸引紙上公司,既不必養軍隊也不必做公共建設。其二是開曼群島之上不再有上級政府;其他國家對於開曼,除了咬牙切齒,實在沒有什麼皮條。
在此種跨國租稅惡性競爭歪風下,就自然出現了種種租稅天堂。簡單的經濟學ABC告訴我們,只要各地之間租稅條件不一,就一定有個人、企業把金錢或產權去天堂「繞一圈」,他們就只需負擔較低的實質支出,是之謂避稅。於是,有錢人用種種方法到天堂避稅,但是吃喝拉撒全在母國,其污染防治、治安環保、國防教育、行政科研等支出負擔全是母國的責任。說穿了,開曼是避稅天堂,母國就是地獄。
前述跨國租稅競爭與避稅行為,當然是以隣為壑的零和遊戲。賽局理論告訴我們,其結果必然是糟糕的。最近的經濟文獻分析指出,要解決這種惡性租稅競爭只有一個辦法:跨國合作。單單美國抓避稅難以竟功;但美國、西歐、加拿大、亞太等幾個國家聯手,就能迫使避稅者無所遁形。要知道:避稅的主體一定是有錢人,他們絕對不肯定居在鳥不生蛋之處,一定還是要住在某個富有、熟悉的邦域。只要這些有錢「地獄國家」形成聯盟,各國就能夠集體超生,根本不必理會天堂。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最近刨出的避稅版維基百科,預期會有重大的後續發展。依據前述分析,台灣最好、最簡單的因應就是:「吾從眾」,跟著富有國抓漏抓逃的腳步一致。他們怎麼認定,我們也就比照認定。台灣比人家嚴,平白促使大家避稅;台灣比人家鬆,平白浪費原本可以收到的稅收。由此以觀,財政部目前的思考太保守、立法院最近的阻擋修法又太愚蠢。
台灣行政院的官員十個有九點九個都沒有戰鬥力,一談到「加稅」就像見到鬼,鞠躬磕頭之後就奪門而逃。殊不知這就是馬政府官員的罩門:不會選擇戰場、不會扭轉戰局、不知主動攻擊、不敢正面迎敵。國際記者聯盟送來大禮,馬政府還不知道怎麼收禮,實在奇怪。
等著瞧吧。看ICIJ一片片洋蔥剝落,馬政府財經爺們要如何拙劣地因應。
*本專欄由學者專家共同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