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7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承志公開致電「經國吾弟」,要求基於雙方私誼,促成國共第三度合作。宋美齡在紐約發表復「承志世侄」公開信:「經國主政,負有對我中華民國賡續之職責,故其一再聲言『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明確拒絕國共合作。1983年,廖承志心臟病突發逝世,從此國共大老介入的國共接觸告終。
1987年蔣經國宣佈解嚴並宣布開放大陸探親,中華民國紅十字會開始受理臺灣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登記,兩岸人民開始恢復直接接觸。
兩岸調人李光耀
李光耀1976年首次訪問大陸,當時毛澤東疑似罹患柏金森症,雖獲接見但無法深入會談,只能跟華國鋒接觸。鄧小平接班之後,於1978年10月訪問新加坡,對新加坡贊賞有加,並認識到李光耀與台灣兩蔣間的特殊友誼。鄧小平委托李光耀轉達他的口信,希望能和繼任的蔣經國合作。從此李光耀穿梭兩岸,成爲雙方都能接受的兩岸調人。
1988年蔣經國逝世,李登輝繼任總統,1989年3月出訪新加坡,當時新加坡媒體為避免中共的反應,以「來自台灣的李總統」稱呼,而非「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留下這句「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名言。促成李登輝開始執行務實外交政策。從此台灣當局在國際交流及組織國家名稱上,不受限於意識型態,採取彈性立場,重視實際交流內容。改變兩蔣時代漢賊不兩立態度。
兩岸密使
根據陳三井所寫「迢迢密使路:穿梭兩岸密使群像」一書,李登輝時代兩岸繼續透過密使經由香港、美國、及其它地區進行和談溝通。台灣密使有總統府辦公室主任蘇志誠、尹衍樑和文建會主委鄭淑敏,大陸方面則有代表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的中央台辦主任楊斯德、汪道涵及江澤民。
兩岸1990年12月31日至1991年元旦第一次在南懷瑾香港寓所密談。1992年8月大陸密使許鳴真以探親名義來台訪問,面見李登輝密談數小時。雙方各持己見許空手而歸。此後兩岸密使會晤達27次,直到1995年新黨立委郁慕明立法院的質詢密使而曝光才告終止。
兩岸交流正式浮出臺面
為因應兩岸民間交流衍生出的海上犯罪、偷渡走私、文書查(驗)證、財產繼承、婚姻關係、經貿糾紛等諸多問題,1991年兩岸成立海基會及海協會作爲兩岸民間準官方溝通組織,接受陸委會及中臺辦的管理及委辦業務。
1992年海協會致函邀請辜振甫訪問大陸,海基會回覆同意。1992年11月兩會在香港舉行預備會議,將會談定位為民間性、事務性、經濟性與功能性,商討「文書驗證」及「掛號函件」…等交流實務。關於中國統一議題,海基會首先推出「書面協議」方案:“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大陸方面表示無法接受,要以「一個中國」為原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也不為台灣當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