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勁反五輕運動是解嚴初期相當重要的環保運動,係1987年政府與中國石油公司決定在高雄煉油總廠增設第五輕油裂解場後,所引發長達3年的抗議活動,雖然期間曾舉行過公民投票,在投票中高達6成民眾反對興建,但最後政府仍執意興建。
1987年6月,在高雄後勁興建五輕的計畫正式見報,7月初居民便開始進行抗議。該年7月底,時任經濟部長李達海視察中油,有將近百位民眾赴中油欲遞交陳情書,但部長並未出面,抗議民眾遂於總廠西門紮營抗爭。
1987年8月5日,反五輕自力救濟委員會成立;8月10日,中油員工駕車撞倒抗議旗幟,並將抗議民眾毆傷,引發衝突。
該年8月30日,抗議民眾赴經濟部抗議,時任經濟部次長李模接見民眾,並決定派人了解中油汙染問題。
10月20日,抗議民眾再度北上環保署、立法院陳情,但在立法院與警方爆發衝突,在後勁未北上的抗議居民得知發生衝突後,也趕赴高雄中油總廠北門抗議。
時隔2個月的12月22日,後勁居民赴中油阻擋運輸設備進入,官方則出動鎮暴警察與檢察官進行戒護;12月29日,警方拆除抗議旗幟,30日居民便抬棺抗議,在警方同意居民的5點要求,包含警方不得隨意封鎖道路、不得已職權隨意恐嚇百姓、反五輕運動警方不得偏袒、警方也必須保衛抗議旗幟及警方須道歉後,於1988年1月1日才結束抬棺抗議。
1990年3月,抗議者劉永鈴、楊朝明爬上煉油廠內的廢氣燃燒塔,並拉起抗議布條,引起國際媒體注目。該年5月,後勁地區在政府的同意之下,在後勁舉行公民投票,有66.4%的居民參與,當中60.9%居民堅決反對興建,但政府無視此結果,仍於9月正式動工。
時任行政院長郝柏村於1990年9月夜宿後勁,隨後宣布五輕開工。政府給予15億元的補償,並承諾25年後遷廠的條件。後勁居民於2004年起遂展開新一波行動,要求政府信守承諾於2015年遷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