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辦了許多年的農村願景會議,在2013年設定的主題是:從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看農村與自然共生的對話。里山倡議源自日本,里山指的是人類居住鄰里附近的淺山與田野,而倡議的內容是希望這個淺山生態體系的成員能夠共生共榮、自給自足,其中長期使用土地和環境的人類調整對於資源使用極大耗盡的態度,山林環境與其他生物有充分休養生息的循環,落實生態多樣性,達到生活、生計與生態平衡的穩定狀態。
在日本實踐里山倡議的經典案例是在關西兵庫縣北方的豐岡,透過一個台灣年輕人蕭定雄到當地深度參與考察,精彩地介紹到台灣各地。豐岡是東方白鸛的棲息地,但是因為森林過度砍伐與過度使用農藥對破壞生物鏈的結構,1971年最後一隻東方白鸛死於當地。這樣的事件引起發當地居民開始去思考,居民的生活、生態環境汙染與物種生存的問題,並且決定採取具體的行動來恢復讓東方白鸛可以存活的生態環境。經過26年的復育,在1989年才成功的人工孵化第一隻東方白鸛,這麼長期的努力只是小小的一步,整體生態環境的改變則是需要更多人、更多面向、更長久的努力。這包括農民耕作方法從使用農藥的慣行農法轉變到自然的東方白鸛農法,生態教育落實到國民教育、成人教育、與旅遊教育,以及社區經濟的發展。很明顯的地方政府、社區組織、當地居民都參與其中,這當然也不只是一代人的事情,而是世世代代的努力,所以國民教育融入生態復育和共生的價值是必要的。
面對一個複雜、長久的公共議題,豐岡的故事是相當有啟發性。當地居民和團體並沒有停留在批判與檢討的狀態,而是採取一些可以做得到的方法,但是長期持續的一點一滴的推進,並不躁進。雖然行動的進入點只是一個物種復育的問題,但是他們瞭解要解決這個表面上是生態的問題,必須同時去處理農耕、經濟、教育、文化和旅遊的問題。雖然無法在同一時間並行處理這麼多問題,一個完整的行動綱領對於長期行動是不可或缺的,在適當的時機,行動方案拓展到生態以外的面向,系統的解決複雜問題。回想過去數十年的台灣社區營造,許多的行動方案和官方補助是以單一議題為主,而無法串連文化、農業、教育、生態等面向,因此無法看到具體的成效。
其實里山倡議在豐岡市的實作經驗,也彰顯在受到全球資本主義深遠影響的日本,對於這種強調競爭、成長、無盡資源耗用的反省。完全融入、依賴世界經濟體系是容易受到金融危機、產品市場高度波動的衝擊,解決國內經濟、就業或糧食問題的工具常常受制於國際行動者,因此一個社會建立相當程度生計在地自給自足是必要的。里山倡議就主張鄰里、社區、鄉鎮等社群能夠取得地方資源,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資源,讓地方居民都可以傭有滿足基本條件的生活,同時減少資源交換的碳里程、確保必要物資的在地來源,建立一個永續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