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即使是吳執行長所謂「主流民意」,也可來自多種根據。例如馬在2008年以58%選票當選總統,當時也符合「主流民意」,但馬早在民調慘跌之前的2011年,就下令公文書必須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不能稱對岸為「中國」,而應稱「中國大陸」或簡稱「大陸」,這是否符合「主流民意」原則?
事實上,2007年扁政府公開標舉「一邊一國」、民進黨通過「正常國家決議文」,當時推動全面檢核中小學教科書「不當用詞」,「去中國化」的政治企圖,遠比目前教育部的歷史課綱微調更加猛烈。2007年扁政府修改的教科書用詞高達5000個,包括「國劇」改為「中國京劇」、「國字」改為「中國文字」、「古人說」改為「中國古人說」等等。如此全面激烈的用語調整,陳水扁2004年卻只以50.11%選票驚險連任,民意基礎顯然比2008年馬英九58%更加薄弱,但2007年教育部發動全面修改教科書之前,也沒先自問是否符合吳執行長所強調的「主流民意」。
綜上所述,教育部所秉持的「憲法原則」,即使不符合獨派的「反殖民史觀」,恐怕也不能上綱到「去台灣化」、「強加意識形態」、「大中國史觀」等政治標籤。畢竟即使是民進黨,也在1999年之後逐步走出「正名制憲」的激進台獨路線,轉向適應中華民國憲法的「革新保台」路線。如今因為歷史課綱調整,賴清德市長和蘇貞昌主席突然重返「反殖民史觀」的激進台獨立場,仿佛忘了民進黨14年來的兩岸轉型作為。民進黨內爆發如此明顯的自相矛盾,不禁讓人想引用阿扁市長的名言請教賴市長和蘇主席:有那麼嚴重嗎?
*民進黨兩岸轉型作為,早就超越反殖民史觀
民進黨對新版歷史課綱的嚴厲批判,之所以難有說服力,主因是和民進黨的兩岸轉型作為並不相符。畢竟隨著台灣民主化、國民黨本土化、以及兩岸關係迅速發展,民進黨爲了因應「中華民國台灣化」和兩岸現實壓力,早已走出早年「反殖民史觀」的激進台獨立場。例如早在1999年,民進黨全代會即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接受「台灣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不再把中華民國視為「外來政權」。
2011年10月8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在高雄造勢晚會,也曾爲了凸顯自己的務實立場,高舉「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主張,強調「中華民國不再是外來政府,是現在的台灣政府,民進黨願將中華民國及國民黨包容在台灣觀念下」,澄清之前蔡提過的「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說法。
蔡英文敗選後,更強調民進黨爲了邁向執政,必須克服兩岸「最後一哩路」,民進黨也陸續在兩岸轉型上,積極有所作為。首先是2012年3月,當時仍代理民進黨主席的高雄市長陳菊,就在高雄市議會備詢時,首度改以「中國大陸」(而不是民進黨長期慣用的「中國」)稱呼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