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霧霾下的精英運動

2014-02-27 07:26

? 人氣

熱愛跑步的運動者在重度霧霾中奔跑3.5公里(取自騰訊大家網)

熱愛跑步的運動者在重度霧霾中奔跑3.5公里(取自騰訊大家網)

2014年2月23日,北京持續籠罩在霧霾中,美使館貼心建議:空氣重度污染,有毒害,所有人的健康都會受到嚴重影響,請避免體力消耗與戶外運動。與此同時,一場聲勢浩大的光豬跑運動在奧森公園如期舉行,這場宗旨為「親近自然,健康生活」的運動,絲毫未受有毒害霧霾影響,反正天上不下刀子。運動男女寒風中穿著內衣歡快地裸跑完3.5公里,場面看上去相當動人,一掃北京冬日的沉悶,恍然間你以為自己置身東京或者紐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去年上海馬拉松,當天霧霾污染從中度轉到重度,但現場報導的媒體們隻字不提今天有毒,繼續熱情洋溢播報整個比賽過程,三萬多名跑者濟濟一堂,遊行般跑完比賽,紛紛發表比賽感言:感覺真是好極了,太棒了。

跑步是什麼時候變成了一項流行運動?起碼十幾年前還遠沒有今天風光。彼得.海斯勒(何偉)在他那本紅透半邊天的《江城》(消失的江城)中,誠實記錄了20世紀末中國人的運動狀態。當他在涪陵這個小城市開始跑步健身時,大部分人眼光詫異,「如果我在路上跑步,汽車會沖著我摁喇叭,人們會衝著我又吼又笑」,「農民們看見我在小山上跑步,總覺得非常奇怪」。他還記錄了當時學校開運動會的場景,「正式比賽開始前,選手們都要叫上幾個朋友,以備賽跑結束時扶著她們離開」,「比賽一結束,她會倒進她們的臂彎裡,被抬著走出體育場的一門,一邊哼哧喘氣,一邊大呼小叫」。

這跟我記憶裡的90年代完全吻合,每當開運動會,幾乎沒有女生願意報名,大家一致認為:四肢發達肯定會導致頭腦簡單,而一個四肢發達的人,看上去真像個道地的農民,體力勞動者,肯定不會有什麼大出息。有出息的方式應該是,始終白白淨淨地坐著讀書。就像《江城》裡寫的,男同學為了表示自己不再適合體力勞動,會留起長長的指甲。

實話實說,我高中時候就有發胖跡象,為了扼殺脂肪,每天早上開始晨跑。當時的空氣遠比現在好,當時的輿論卻遠沒有現在這般開明。每次出門,如果碰上鄰居大媽,她一定會痛心疾首地朝我喊:腿要跑粗的!後來我果真被大媽嚇退,高考那年順利長了20斤肥肉。上大學在操場跑步,寢室同學也一定深深憂慮:你不怕跑出肌肉嗎?整整幾十年時間,中國女性談肌肉色變,幾乎像害怕老鼠一樣,害怕自己身上會長出兩塊奪目耀眼的肌肉。

這麼多年跑步下來,不難發現一個真相——在經濟越落後的地方,跑步的人越少。2011年去開羅,心想在尼羅河旁跑步一定是件妙事。但是穿上跑鞋跑了一公里,已經後悔非常,無數眼神曖昧的阿拉伯男人盯著你,甚至有個別少年,像當初追逐海斯勒跑步的中國人一樣,跟在我後面飛奔。但場景換到新加坡,晚上九點,馬路上不時跑過幾個身姿俊秀的各人種美男子,看得人幾乎悲痛欲絕,為什麼沒帶雙跑鞋來這裡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