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中國武漢爆發肺炎,疫情不但擴散到全中國,還「衝出亞洲,走向世界」,不但中國多地封城,多國也對中國「封關」。就連一向親中的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經一再拖延後,也在一月三十日宣布疫情上升到「全球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國的武漢肺炎壓倒其他一切時事,成為中國和世界二○二○年第一隻黑天鵝。
疫情升溫是天災,更是人禍
武漢肺炎對中國的打擊重大。首先,當然是人命和健康的損失。病毒為了最大化自己的傳播,最優策略是減低對宿主的傷害、降低宿主死亡率,把宿主殺死反而不利延續基因。動物病毒一般已和動物宿主建立平衡,但傳染到人時,病毒和人還沒有達成平衡,於是死亡率較高。隨著人傳人途徑建立,人的抵抗力增高,病毒也演變得沒有這麼「毒」。到最後,武漢肺炎應會演變為介於流感和SARS之間的傳染病,傳染性高於SARS、低於流感,致死率高於流感、低於SARS。
死亡率較低但傳染率更高的話,死亡人數其實大致和死亡率高、傳染率低的病毒相當,但死者多半因年老和原先已有疾病的併發症而死(如現在的流感),健康者感染的話多半是輕症。美國每年流感致死成千上萬,但不會引發恐慌。
武漢肺炎最大的問題是在應阻止第一波傳播時掉以輕心,讓病毒在傳染力還不強但最毒時就已大量傳播。那時所謂「疑似病例」多半就是真實病例,只是未能確診而已。還有很多連疑似病例都沒有記錄在案,就以普通肺炎的名義宣布死亡。現在武漢及其鄰近大批死亡人口都是第一波感染的後果。從目前情況看,武漢及周邊死亡率大致為三%,外省死亡率都很低,正好說明這一點。
武漢肺炎引致的人員不幸死亡是天災,更是人禍,應對失措的政府要負全責。
其次,武漢肺炎將重挫中國經濟。
重擊中國經濟成長神話
武漢肺炎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打擊至少有三重:
第一重是消費大幅下降。中國近年來轉變經濟成長模式,從出口拉動、投資拉動轉向消費拉動。消費是否興旺決定增長是否足夠。武漢肺炎嚴重打擊消費。春節期間是中國傳統的消費旺季,旅遊、電影、飲食業、購物等都是全年的黃金檔期。全年的類似旺季只有三個──春節、十一國慶和暑假,春節是最重要的一檔。
今年春節大部分人都窩在家裡做宅男宅女,旅遊業幾乎為零;電影業原先預計有百億人民幣的市場,現在每天票房不到一百萬;中國人最重要的年夜飯大都被取消;購物變成了搶購口罩。在消費拉動經濟的年代發生這樣的事件,堪稱災難性。像春節這樣的檔期,過去了就過去了,不存在補償消費,就如年貨一年也只會辦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