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重是打擊生產。春節很多工人回鄉,製造業本來就處於停頓。但由於災情延長,正常春節後的生產遲遲不能恢復,這對製造業影響巨大。本來由於春節,製造業一般在第一季能做到收支平衡已不錯,現在不能開工,廠房租用、銀行利息、常規工資支付和保險金一個都不能少,第一季普遍虧損在所難免。消費減少也會影響訂單,而且現代製造業一環扣一環,一個產業無法復工,影響其上下游產業,連鎖反應或將給製造業帶來倒閉風潮。
經濟下行期,摔跤很可能滾下山
第三重打擊在於國民對經濟的信心。中國高成長的神話很大程度上是投資界對「中國經濟永遠不會倒」的信心支撐起來的,經濟預測往往是自我驗證的語言。武漢肺炎導致中國經濟成長的下降正打擊了這種信心。
在出現SARS疫情的○三年,中國經濟處於高速成長期,上坡時絆了一下不足以影響大局;如今下行期,一個摔跤就很可能滾下山。從政府前幾年宣傳「L型走勢」開始,中國已告別超高速增長。這兩年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逐季下降,去年第四季剛好為六%,改革開放以來最低,以後的增長或從保六變到保五甚至保四。
再次,重挫「中國模式」,成夢醒時分。
○三年SARS爆發時,中國公共衛生系統還非常不完善,但此後努力改善,○四年出台《傳染病防治法》,又改革公共醫療系統。就書面紀錄而言,應有理由相信中國已吸取教訓。習近平上台以來,不斷鼓吹中國模式。然而,武漢肺炎的人禍徹底打破了中國模式的神話。
武漢肺炎充分展示了中共執政的幾個風格:
第一,壟斷一切言論。政府讓你說的就可以說;政府不讓你說的就變成造謠。結果證實造謠者是吹哨者,是真正的英雄。把造謠者抓起來的結果,就是民間毫不知情,失諸防範。
第二,維穩至上,穩定壓倒一切。中共官僚系統對上負責,不對人民負責,最怕任上出了什麼毛病,一切考量都以維穩為上。中國所謂「外鬆內緊」就是以維穩為目的,對人民隱瞞。事實不但證明外鬆內緊不對,還讓人發現政府連內緊也做不到。
封千萬人口大城,史上未有
第三,領導一聲令下最重要。武漢肺炎的轉折點是習近平一聲令下。他不發聲,誰也不敢越雷池半步。一發聲,從好幾天維持不變的四十一宗病例戲劇性地上升到一天過百宗。宣傳從強調「可防可治」、「不會人傳人」變成人人自危。中國發展幾十年,從「集體人治」進步為「一人治」,令人感慨。
第四,簡單粗暴的軍營式管理思維。武漢的「封城計」,把一個千萬人口的超大城市重重封起來,連內部公共交通也一律停止,歷史上從未有過。之後還陸續把湖北各個城市都封起來,湖北「封省」涉及六千萬人口。
這固然體現出對疫情的高度重視,體現出在中國體制下「辦大事」的能力。但一夜封城,城內人的生活怎麼辦?會不會成為瘟疫之城?會不會引起群體恐慌?恐怕在做出決定之前根本沒有時間研究過,也不可能有什麼備案。除了官方「感動中國」式的敘事,民間發出很多不同的聲音,令外界瞭解真正的形勢,武漢人民實在不好過。
武漢肺炎讓中國一代小粉紅看到了一向引以為傲的中國模式的不堪,是對一代人的當頭棒喝。如果說○八年北京奧運是中國大國夢的起點,那麼二○年或許是夢醒時分。
戰狼被迫重新韜光養晦
最後,武漢肺炎嚴重打擊中國國際議程。首先,中國一直在國際輸出中國模式,肺炎把中國的大國形象打回原型,在發展中國家心裡打上問號。其次,一幫「中國的朋友」──朝鮮、俄羅斯和伊朗,竟然不顧「傳統友誼」,大難臨頭各自飛,率先對中國封關,證明友誼的全不可靠性,中國在世界還是孤立地存在。再次,肺炎進一步把台灣人民推離,中國統一日程恐怕要推後。肺炎也進一步加劇香港政治動盪,反送中風暴要結束遙遙無期。
以上這些因素或能讓中國調整激進的「有所作為」策略,「戰狼」不得不重新韜光養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