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疫情來勢洶洶,民眾對於野生禽鳥避之唯恐不及,各項防疫措施也不可鬆懈。然而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裡卻有一群不怕禽流感的「雞」。
國立臺灣博物館澄清,這群博物館裡的「雞」其實並不是動物,而是因為各種不同原因,在學名或俗名中有「雞」存在的「有雞植物」。
國立臺灣博物館表示,在「有雞植物-金雞與以雞為名的植物標本特展」裡,這些「雞」大部分是因為形態像雞的各個部位而得名。包括維管束植物標本雞眼草、紅雞油、水雞油、雞屎藤、雞冠花,苔蘚類的雞皮衣與藻類的雞冠菜。比如雞眼草,屬於豆科小型草本植,葉的大小與形狀如雞眼般;殼狀地衣中的雞皮衣,瘤狀的原葉體跟雞皮長得幾乎一模一樣;而海洋大型紅藻雞冠菜,也是因為外型酷似雞冠,且可供食用,故名雞冠菜。
臺博館介紹,還有一種有雞植物叫做紅雞油,事實上是榆科落葉喬木榔榆的俗稱,臺灣因其木材質地呈油亮的紅色,像抹了雞油一樣,故稱紅雞油。雞屎藤也不是長得像雞屎的藤蔓,而是屬於茜草科藤本植物,廣泛分布於亞洲,涵蓋熱帶及溫帶地區,莖葉經揉碎後散發出雞屎般的硫臭味,故名雞屎藤,可以說是因味道得名。
臺博館邀請民眾到南門園區參觀,一睹這些健康的「有雞植物」,還可就近欣賞金光閃閃的金雞標本,介紹道這隻金雞是臺博館蒐藏的鳥類標本紅腹錦雞,屬於雉科,主要分布在大陸甘肅和陝西南部的秦嶺一帶,以穀物、嫩芽、葉子及各類昆蟲等為食。金雞的金黃色頭羽與美國總統川普神似,因此也被稱為川普雞。
臺博館南門園區位於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園區內有許多臺灣的原生植物與溫帶地區的植物標本,本期的「有雞植物-金雞與以雞為名的植物標本特展」展期至106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