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窮究到底 莫讓運動墮落

2014-04-03 10:47

? 人氣

我的立場,簡單說,堅持學運的根本價值在其「基進性」。那一年,真湊巧,一方面我正隨John Rawls教授讀民主理論,另一方面,清大教授傅大為剛好到哈佛來訪問.他們兩人對我形成這個立場,從不同方向有了很大的影響。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基進」二字,就是傅大為對radical的特殊翻譯,平常在中文裡,我們一般將radical譯作「激進」,但傅大為從字義與觀念上更精確地解釋了這個字,radical不必然激烈,真正重點在於「徹底」,一路追究到底。

學生運動必須「基進」,否則就失去了其合法性,學生擁有的,是自由不受特定利益與政黨牽扯的身分,以及對於知識真理追求的責任,其他人顧慮工作、牽絆私利、擔心生活,不得不做各種妥協,無法徹底堅持是非,因而如果學生不能將問題問得更徹底,不能提供別人提供不了的深刻答案,那為什麼要有學生運動?如果學生要求的,不過就是社會上已有的要求,學生提出的答案,缺乏思想的深度,又憑甚麼企求別人滿足他們的要求?

我用這個標準,批判九0年「野百合學運」,批判我自己親密的思想戰友;二十多年後,我仍然遵照自我堅持的「運動倫理」守則看待學生運動,仍然用同樣的標準,衡量批判比我整整小了一代的運動者。

「佔領立法院」事件發生後,三月20日我就去了一趟立法院現場,當時運動其實就已經沒有受鎮壓的危險了,後來發生了「三二三」的衝突,於是又等了兩天,我才寫下第一篇文章,問「甚麼是『協議』?」

這篇及後續的文章,都發表在最支持學運的『蘋果日報』網站上,而不是反對學運的『中國時報』,因為對我來說,這是「內部矛盾」,不是「敵我矛盾」,重點在於學運必須「基進」,必須不偷機不取巧地先找到明確的思想合法性立場,說得更明白些,我支持學運,但我從良心上不能支持「不及格的學運」。

事情的演變,雖然表面上看帶頭行動的是學生,然而「群眾運動」的性格遠勝過「學生運動」,就像當年施明德帶頭的紅衫軍,是一場反映社會情緒的「群眾運動」一樣.然而學生的理想性,學生的知識與論述建構,學生的前瞻性想像,更重要的,學生的「基進」認真用心在哪裡?沒辦法,我的背景、我的記憶,使我只能用這樣的高標準來檢驗學運。

*作者為知名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