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祥觀點:為自由開道者,困厄於荊棘─悼李文亮

2020-02-12 07:10

? 人氣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風暴,率先發出警訊、遭到官方懲誡、為救治病患不幸殉職的李文亮醫生(AP)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風暴,率先發出警訊、遭到官方懲誡、為救治病患不幸殉職的李文亮醫生(AP)

武漢肺炎吹哨人李文亮醫生殉職了,他於去年底基於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職業倫理,在武漢肺炎蔓延的初始階段,就在社群網站發出警訊,結果當局不僅繼續隱匿疫情,還把他和另外七個發出同樣訊息的醫師一併「訓誡」。

2月6日,他不敵病毒侵害,壯烈殉職。從那個晚上到清晨,在微博湧現數百萬的點閱和貼文,人們悼念他,頌揚他,嚴詞譴責武漢政府蠻橫懲治他,掩蓋疫情,延誤政府的對應處置,也使公眾因無預警而不設防,結果造成疫情大面積失控擴散。哀痛逾恆且義憤填膺的公眾,大聲疾呼言論自由的價值與必要,但不出幾個小時,批判性的言論就被刪的精光。

李文亮醫生發出的警訊未起作用,他的殉職卻引起滔天巨浪,掀起要求言論自由的強大呼聲。中國大陸一批內部和海外公共知識分子為此發起連署,主張將他辭世的2月6日定為中國言論自由日。他們的理由是:「新冠病毒在湖北和全國範圍的兇猛擴散,是扼殺言論自由導致的又一次『人禍』,對人民知情權的剝奪直接造成至少數萬感染、上千人死亡,並嚴重威脅所有同胞的生命安全。此次國難向我們每個人顯示,不讓人說話是會死人的!論言論自由的壓制是社會的最大災難。」而由於「堵住李文亮的嘴,放開病毒肆虐的路,中國乃至世界為中國人喪失言論自由買單。」

連署書引用李文亮的遺言:「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他們強調:「言論自由,人權尊嚴,理當是每個同胞安身立命之基,也理當是立國之基,壓制言論就是公權犯罪。」他們因而呼籲:定每年2月6日為言論自由日;且開媒體自由報導和網路自由言論,進而開放報禁,兌現出版自由。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個呼籲和連署獲得廣泛迴響。李文亮平凡的一個善意舉動,加上自己的殉職,竟然引發洶洶的怒潮;萬千民眾活生生看到信息不能自由流通、言論不能自由表達造成的嚴重禍害,公知們的沉痛呼聲道出人們心底的深沉欲求。中共對此當然置若罔聞,還遵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最新指示,「加強網路媒體的管治」,但可以確信,李文亮點燃人們爭取言論自由的聖火,雖然被壓抑於一時,卻將越燒越旺,永不熄滅,終而成為中國大陸言論自由破繭而出的重要驅動力與里程碑。

不知名的北京市民在積雪上寫著:送別李文亮!(美聯社)
不知名的北京市民在積雪上寫著:送別李文亮!(美聯社)



武漢肺炎造成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的逝去。李文亮這個吹哨者隨疫而去,他被視為民間英雄,他的去世觸動了千萬人強烈的共同情緒。「為眾人抱薪者,凍斃於風雪。為自由開道者,困厄於荊棘」。這是李文亮的真實寫照。他蒙冤而逝,但誠如中國最高法院在1月28日在公眾號發的了一篇武漢八名「造謠者」處罰是否得當的評論文章所說:「執法機關面對虛假資訊,應充分考慮資訊發布者、傳播者在主觀上的惡性程度,及其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只要資訊基本屬實,發布者、傳播者主觀上並無惡意,行為客觀上並未造成嚴重的危害,我對這樣的『虛假資訊』理應保持寬容態度。」然而,李文亮發布警示訊息的遭遇卻恰恰相反,他被嚴厲「訓誡」。中國這個幾無言論自由的國度,官方只容許一個聲音,不容信息自由流通,也不容許異議與批評存在。這樣的社會註定成為一個只容許官方宣傳、人民只能歌功頌德的一言堂社會。

誠如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的:「如果尖銳的批評完全消失,溫和的批評將會變得刺耳;如果溫和的批評也不被允許,沉默將被認為居心叵測。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許,讚揚不夠賣力將是一種罪行。如果只允許一種聲音存在,那麼,唯一存在的那個聲音就是謊言。」正是如此,在李文亮的警訊被封鎖之後,明明疫情持續擴大,武漢政府為了避免家醜外揚,為了麻痺人心,居然公然說謊,宣稱「沒有一個確診病患」、「沒有人傳人證據」。這個唯一存在的聲音終究被證明是謊言。

見證了言論自由的宏大價值,照見壓制言論自由的不良後果,更激發人們抗爭言論自由的堅強意志。他對中國大陸言論自由發展的驅動作用,現在只是起始階段,未來必將激起連綿不絕的漣漪,發揮生生不息的影響力。如同台灣三十於年前的鄭南榕,一個人的壯烈犧牲,促使言論自由突破層層障礙,走過千山萬水,臻於坦途順境。

1989年,鄭南榕因涉嫌叛亂被傳喚出庭,但他拒絕被警方拘捕。鄭南榕認為臺灣獨立的主張也是《中華民國憲法》保障人民言論自由的一部分,並表示「國民黨不能逮捕到我,只能夠抓到我的屍體。」隨後將自己關在《自由時代周刊》雜誌社內,並準備汽油,彰顯抵抗意圖;4月7日清晨,警方向雜誌社發動攻堅行動時,不願被逮捕的鄭南榕於總編輯室點燃汽油,自焚犧牲。鄭南榕和李文亮的壯烈成仁,點燃明光,照亮兩岸人民言論自由前進的道路。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前中選會委員,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