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書摘:史諾登揭密(4)──揭密之後

2014-05-16 07:08

? 人氣

揭密之後,世界各地都有支持史諾登的聲音。圖為港人表達挺史諾登、指美國侵犯人權。(取自維基百科)

揭密之後,世界各地都有支持史諾登的聲音。圖為港人表達挺史諾登、指美國侵犯人權。(取自維基百科)

我曉得媒體敵視我報導史諾登揭祕事件乃是不可避免的。六月六日,即《衛報》登出第一篇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聽新聞的次日,《紐約時報》即提到刑事調查的可能性。《紐約時報》在一篇有關我這個人的人物側寫中宣稱:「多年來勤於、甚至迷戀於報導政府監聽及起訴新聞工作者之後,格林華德突然將自己直接置身於這兩大議題的交叉點,或許還會遭到政府檢察官的調查。」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媒體界開始辯論起我是否是真正的「新聞工作者」。送給我最常見的頭銜是「活躍份子」。拿掉「新聞工作者」的標籤會減低報導的合法性。甚且,把我歸類為「活躍份子」會有法律後果—可以入我於罪。新聞工作者享有正式以及不成文的法律保障,這是別人所沒有的。

新聞記者一旦被貼上「活躍份子」標籤,他們的工作被抹黑為犯罪行為,他們被推出記者的保護圈之外,他們恐就無力抵抗受到刑事犯之待遇。國安局濫權監聽消息曝光之後, 我更清楚箇中滋味。

結語


我第一次和愛德華.史諾登透過網路通話,他就告訴我,他對出面爆料唯一的擔心就是:雖然他挺身揭弊,大眾卻冷漠以待、不以為意,這將代表他甘冒坐牢風險,卻毫無效果。要說他這一擔心已不會實現,恐怕太低估了情勢。

的確,這個故事方興未艾,遠比我們推想,來得更壯觀、更持久、範圍更大。這個故事在二○一三年十二月—離我在《衛報》開第一槍、首次報導,已逾半年,僅僅一個星期內發生的事件就令人目不暇給,證明史諾登揭弊效應持續發展,國安局備受攻擊。

這個星期以美國聯邦法官理查.李昂(Richard Leon)發表的意見開始。他裁定,國安局蒐集元資料作業有可能違反美國憲法第四條修正案。他譴責國安局偵監的規模可以直追「歐威爾模式」。而且,由小布希總統任命的這位聯邦法官還明白指出:「政府舉不出有哪個案件是因為分析國安局大舉蒐集元資料,而實際制止了迫在眉睫的恐怖攻擊。」兩天之後,國安局醜聞爆發之後,由歐巴馬總統任命組成的顧問委員會,就本案提出一份厚達三百零八頁的報告。這份報告也肯定地摒斥國安局關於其偵監作業十分重要的說法。

即使最堅決的活躍份子往往也會陷入失敗主義。現有的體制似乎太強大、難以挑戰; 正統似乎根深柢固、難以撼動;似乎有許多既得利益者努力要維持現狀。但是,能夠決定我們要住在什麼樣的世界的,不是靠一小群菁英黑箱作業決定、而是由我們人類集體來決定。推進人類思考、做決定的能力,乃是吹哨揭弊、政治採訪報導、積極活動的目的。感謝愛德華.史諾登的揭弊,我們正朝著此一方向努力。(系列完)

*《政府正在監控你──史諾登揭密全球稜鏡計畫》5月13日全球同步發行,中文繁體版由時報出版發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