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設計的的政策工具】
大多數中國公眾在得知這一新聞時,頭腦中的第一反應都是「史諾登」三個字。在史諾登事件的第二季之後,隨著更翔實和具體的美國網絡間諜活動曝光,特別是精彩程度超過007電影的對中國的網絡間諜活動細節,被國際媒體廣泛報導後(這些案件在中國國內反而諱莫如深),美國此時指責中國進行網絡間諜活動,很顯然有些尷尬。即使從本次美方給出的有關細節看,網絡竊密者技術之業餘,做法之粗糙,以及美方掌握之徹底,也足以表明,正如在一般國防信息科技軟硬體方面一樣,美中的科技與應用水準實在不在一個數量級之上。而在民用和軍民兩用信息科技方面,美方在高端產品領域對華更幾乎是純輸出國。因此,這一案件的披露和高調司法動作與其說是司法政策,倒不如說是美國國內政治和對華國際政治政策的需要。
美方對史諾登背景自然很清楚,因此,本次他們很精心地選擇了所謂商業和科技竊密,這首要的考慮自然是迴避斯諾頓話語的難題,但除此之外,這種司法技術選擇也是一種很精心的國內政治計算,而不是司法或情報業務本身的專業考量。商業竊密,也就是「中國人偷了我們的錢」的指控很容易獲得美國內部公眾的心理共鳴。長期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成長,特別是對美經貿的高速增長,中美經濟天平中方一端在迅猛下沉,這在美國公眾引發的焦慮是顯然的,這在美式民主的社會環境下,政府的這一選擇無疑會回應這種焦慮的情緒。
前不久,有很從人聽聞的消息稱,在2014年之內,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就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而此前對這方面的估計一般認為要到2020年左右。奇怪的是,這類曖昧的消息在中美兩國引發的反應是截然不同的,中國公眾會從傳統的強國夢想角度予以歡呼,而美國公眾、企業界及智庫則把這種中美經濟能力總量上的變化當做全球戰略力量格局變化的嚴重指標。儘管這一歷來流行的前瞻並未充分考慮中國經濟成長的質量、產業形態與其引發的社會和環境等負面因素,但這些吸引眼球的數字本身確實說明,在美國致力於國際反恐戰爭十年之後,中美的總體國力比例確實發生了有利於中國的變化。這種變化在美國公眾情緒的中負面成果是,對中國的負面印象增加,這在此前的各次中國企業兼併美國企業案,以及勞工標準等問題上,已經清晰體現。對中國產業與經濟競爭力的擔憂已經從公眾和媒體的呼聲變為國會山的政治議題。好萊塢影片中,過去不見身影的中國人日益作為反派人物登場。歐巴馬政府必須對這些公眾擔憂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