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其文觀點:從「一中承諾書」看台灣高教的困境

2017-03-10 07:10

? 人氣

坦白說,教育部只是政府轄下的一個弱小部會,如果沒有行政院的政策作為後盾,就很難發揮積極的作為.至於大學整併與轉型,則是教育部可以勇於任事的地方.所以釜底抽薪的辦法是長痛不如短痛,正面鼓勵公立大學合併,適度辦理併系或減招,並且積極鼓勵私立院校轉型或退出,還要精算未來台灣應有合理的學生人數,再以集中資源並擴充設備的方式,量少質精,提高台灣的高教競爭品質。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快速滾動的世界變化,讓高教轉型措手不及

科技與媒體帶來學習生態的重大變革,傳統學歷價值與課堂上的學習模式,早已成為昨日黃花,現代知識的累積,可以透過自主管理與自我學習,或群聚共學來達到預期成效,而客製化的專業導向學習模式,將會是新一波學習的主要選項.

所以未來的教育與快速變化的學習方式,會讓傳統教學快速失去魅力,多元世代與廣泛知識的建構,變成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條件,大家都必須在終生學習的壓力下,不斷學習,不斷開發出適合自己的生活學習模式,並且也要適應社會的變遷與發展。

變動的世界對於高教的壓力是逐年增加,但對於被動式的高教轉型,處處受制於僵化的傳統學制與教師是否勇於面對改變的決心所的茫然與困擾,以至於至今無法看見應有的動能與執行力。

唯有建立平等互惠的交流機制,才會有學術與創作的自由

台灣高教平均單一學生的投資成本約在十八萬左右,藝術學門更超過二十萬,縱使中國來的學生加倍收取學費,仍然無法補足經費缺口,還要優先提供住宿與生活照顧,換句話說,台灣是在貼錢來教育中國的學生,因此,若還要我們簽署不合理的一中約定,那就大可不必了。

學術必須建立在專業與自主發展的成效,以北藝大來說,我們的系所資源齊備,校風自由多元,師生創作能量龐大,歷來中國學生申請前來交換的學生遠多於我們簽送出去的人數,而且彼此相互對等尊重,所以我們只要持續建置優良又專業的學習環境,以學術優先,其他自然就會擺在腦後。

全國大專校院五大協進會雖然發表聲明,並無助於國人對於中國打壓動機的不滿情緒,因為大家都看見北京的黑手已經伸進來了,我們也看見台灣全國大學學生組織也串聯「反中生承諾書」,來突顯自主教育的主張不容外力干擾的立場。

言論自由與自主講學是台灣的主流價值,如果是為了「不涉政治」,中方要求台灣出具承諾書只寫「不談台灣獨立」和「一中一台」的立場,那麼相對應的,如果我們也要求中方出具聲明:不能講「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統一」,請問中國會接受嗎?

處在文明社會中,中台雙方唯有理性,諒解,尊重與相互包容來促進和諧,才能擴大交流,才會開啟心內門窗,一再威脅恫嚇只會造成反效果,拉大更多的距離與嫌隙。

*作者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