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不管自稱香港人還是大陸人,均屬華裔,不涉及種族之分,只是不同地區的華人所使用的語言有所不同。
根據《種族歧視條例》,對於個人是否是香港永久居民、是否享有香港居留權或入境權,以及在香港居住多少年期,均不屬於保障範圍。國籍、公民身份、居民身份等也不屬於保障範疇。政府曾於2014年對是否將這些因素納入範圍做出公眾諮詢,但未有後續。
針對餐廳要求顧客點餐使用粵語或英文的行為,平機會表示,雖然「語言」並非條例界定的種族,但與語言有關的某些條件,可能對某種族群體的個人不利,導致「間接歧視」。
平機會傳訊主任何漢琛向BBC中文解釋,「因為絶大部分華裔講普通話,那麼當餐廳表示不招待講普通話人士,大部分華裔就得不到招待。這時相對於其他族裔,華裔就會收到間接歧視。」
何漢琛還說,這種間接歧視與餐廳負責人是哪種族裔和國籍關係不大,最主要是在提供服務時,會不會相對於某一個族裔構成不利對待。
除了可能觸犯《種族歧視條例》,平機會亦表示,餐廳的行為也有可能違反《殘疾歧視條例》。根據該條例,「殘疾」的定義包括體內存在可能引致疾病的有機體,如病毒。
民間自保還是政治表態
香港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在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說,他不認為某些餐廳區別對待顧客是歧視特定族群,「反而更多體現了民眾對於疫情的恐慌」。他反問,「內地其他城市的人不歡迎湖北人,也是歧視嗎?國外對中國人限制入境,也是歧視嗎?我認為這些行為是對來源中國的病毒表示恐懼,對由可能傳播疾病的人敬而遠之。」
香港教育大學社會學系講師黎明認為,餐廳的行為是一種政治表態,對自身保障和公眾防疫有害無益。她在其臉書貼文中寫道,「病毒不會以語言、地域身份或政治立場來區別傳染,在一場波及全球的疫情之中,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病毒攜帶者。把病毒和某個特定的群體關聯起來,讓我們誤以為只要驅逐、隔離了那個特定的群體,就可令自己更安全,結果反而對真正的風險視而不見、掉以輕心。」
隨著去年香港「反送中」抗議運動的發展,一些民眾被迫選邊站隊,公開表達支持政府抑或支持抗爭者的政治立場,嚴重撕裂社會。抗議運動還衍生出「黃色經濟圈」,即一些餐廳或商家公開表態支持抗爭者、反對警察濫用暴力,以此吸引抱有相似政見和理念的消費者光顧。
王永平否認餐廳在肺炎疫情爆發下不歡迎大陸人的行為具有政治色彩,「因為並非普遍,也沒有製造嚴重族群分裂。」他說,某些餐廳的「自保行為」,源於香港政府拒絶盡早封關。
2月初,有近1.8萬名香港醫護人員及其支援者組成民間團體「醫管局員工陣線」,要求政府全面關閉與中國大陸接壤的關口,以避免人員流動可能導致本地疫情加劇,令醫護系統無法應對。當時中國大陸報告有約1.4萬人確診,300多人死亡。香港確認15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大陸居民。
醫護人員罷工持續數日,但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拒絶「全面封關」,稱違反世界衛生組織的呼籲,對大陸居民構成歧視。根據入境處的統計,1月最後一個星期,每天大陸訪客入境香港的人數只佔總入境人數一成左右,而六至八成是香港居民。
同時,一些國家將香港居民與大陸居民等同對待,或限制入境,或取消直飛航班,包括菲律賓、意大利等。也令批評者認為,香港政府「不封關」的決策加劇了陸港兩地民眾之間的矛盾。
(應受訪者要求,王寧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