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1季的新冠病毒黑天鵝,讓主計總處下調台灣經濟成長率,國際財經專家也紛紛預測,今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面臨保5%戰。台灣內需市場的消費寒冬來襲,外需不振,可能受到衝擊的產業為石化、汽車零配件,電子零件及資通訊等。筆者認爲,此時此刻台灣傳出社區感染案例,大家除配合防疫政策外,也需要有遠見,如新飲食商機、重視生技產業、斷鏈後產業轉型等,思考經濟該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素食與人造肉成為新飲食商機
首先,這次病毒疫情讓人類(尤其大陸民眾)警惕,不該濫殺及濫捕野生動物,不能隨便生吃,人類必需學習與大自然共存,與野生動物善處,病毒才不會威脅人類健康。
有些醫生會鼓勵病人茹素,有些人吃素修身養性,在台灣還有些茹素動機是為某件事情還願。全球素食與歐美「人造肉」早已不是新聞,茹素也可以是不假人工的青菜豆腐,一方面慈悲對待眾生及動物,一方面對減少排碳有所助益。
相信經過這次教訓,素類美食將有機會成人類飲食文化新趨勢,台灣餐飲業一向有很優異的素食烹飪能力,應當掌握全球新飲食商機。
全球無可避免的生技產業
第二,近期美國聖地亞哥Inovio實驗室通過基因測序設計出新疫苗,2020年夏天開始疫苗的人體臨床試驗,到今年底就可生產。這件新聞可以說是件喜事,也值得產業思考未來。
筆者認為未來人類與病毒的戰爭將越來越頻繁,為避免疫情爆發,能及早發現病原體,台灣宜再加強生技產業發展,投入更多經費進行病毒檢測技術研究,基因序列檢測等,並開發便於攜帶的檢測裝置,將是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斷鏈危機也是產業轉型時機
第三,這波疫情,大陸採取封城及延後開工,全球及台灣產業供應鏈可能有斷鏈危機。雖大陸有大量人力與低廉成本優勢,但將迫使台商有機會斷開過去的過度仰賴,無人工廠以及自動化的機器人,將可以取代傳統大陸工廠的勞力,也將是台灣產業升級未發展的重點。
素類美食方面政府可以建立產銷平台,紐西蘭推行奇異果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生技產業則可以階段性節稅的方式鼓勵企業投資,韓劇風潮變是南韓政府利用節稅方式帶動產業。
雖政府可以用國家力量推行產銷平台、節稅的方式鼓勵企業投資,但業主們也需要有遠見與眼光,除了配合政府做好防疫工作,更可以做好產業重心移轉與轉型,共同改善經濟產業韌度,度過這個疫情風暴難關。
應妥善藥師與身障公衛安全
最後,除了經濟產業的遠見外,筆者想基於人道關懷,再針對兩個容易被忽略的族群說話。
我們對全國健保藥局藥師的努力給予高度肯定,但面對日益嚴重的疫情,必須盡可能擬妥各項準備工作,例如:為防止藥局可能成為下一波防疫漏洞,建議政府能撥補全國藥師更多的防護衣、防護眼罩、手套,醫療口罩,以保護藥師的公衛安全。
另外,針對眾多台灣高齡及身心障礙者,政府也需全面盤點及改善身心障礙者領取口罩之無障礙軟硬體環境,包括:藥局是否有斜坡讓輪椅族進入,是否能與聽障者進行筆談及手語溝通資訊,並請訂定修改無障礙建築法規的時程。
*作者張宗傑,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副理事長;阿寶JH Wei,網路作家,目前任職於國營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