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對近日媒體頻頻提到「大陸將給予臺灣同胞『國民待遇』」,全國政協委員、海協會副會長、國台辦原副主任葉克冬7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國民待遇「一詞不準確,「同等待遇」更為貼切。
「我不喜歡用『國民待遇』這個詞,給人感覺臺灣同胞不是我們的國民,只是享有這種待遇,用『同等待遇』更加貼切。」海協會副會長葉克冬解釋說,所謂「同等待遇」主要是指身份認定、就學就業資格、生活福利、醫療、社會保障、人員往來制度等,「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同等待遇』,就是臺胞來大陸,就如同大陸居民從北京到上海一樣方便,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同等」。
葉克冬指出,讓臺灣同胞享受「同等待遇」,這對厚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意義深遠。多年來大陸方面積極為臺灣青年來大陸就學、就業、創業搭建平臺,提供便利,解決實際問題,出臺了多項政策和措施。他舉例說,在台生來大陸求學方面,大陸便出臺了多項便利舉措,如逐步擴大招收台生的學校數量和名額,制定出專門的招生政策,台生與陸生同等收費,並把台生納入醫保,推動臺灣方面擴大承認大陸學校學歷等。此外,降低和取消臺胞特別是臺灣青年在大陸就業執業的行業和資格限制,提供就業和實習崗位,創辦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加強輔導資助力度,提供社會保障服務和生活便利等。
葉克冬透露,在推動實現兩岸同胞「同等待遇」上,大陸方面目前正在研究出臺更多、更切實際的政策措施。當前首先要做好有關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加強監督檢查和制度保障,拆除在政策執行過程中的一些「玻璃門」、「彈簧門」,打通落實政策的「最後一裡路」,消除大陸部分單位、企業不敢用或不願用臺灣青年的顧慮和障礙,真正做到對臺灣青年一視同仁。
其次,要認真關心幫助臺灣青年學生,進行面對面對話與輔導,解決他們所碰到的具體困難和問題,應多一些理解與寬容,使臺灣青年、學生儘快適應大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真正感受到回家的溫暖。
第三,要進一步拓寬臺灣青年在大陸就業創業的途徑和門路。除了少數職業之外,一般的行業就業資格可以更全面地向臺灣同胞開放。同時,要解決好諸如職稱晉升、生活福利和社會保障等具體問題,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作者為大陸媒體人,特約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