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諾言敵不過時間—小組賽後,與他們話別

2014-06-27 05:21

? 人氣

巴西世界盃小組賽D組,意大利VS烏拉圭,布馮在比賽中大吼。(圖片來源:CFP/騰訊大家網)

巴西世界盃小組賽D組,意大利VS烏拉圭,布馮在比賽中大吼。(圖片來源:CFP/騰訊大家網)

小將皮爾洛、小將哈維、小將傑拉德、小將布馮、小將德羅巴……在我的記憶中,他們都曾是小將。老球迷心中的「小將」,其年齡上限可以直接上溯到最初的懵懂看球時。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於我而言,「小將」的年齡上限應該是生於1970年吧。初二時正值生於1973年和1974年的那批球星嶄露頭角,其中就包括了「永遠的小將」薩內蒂,曾經風馳電掣的吉格斯,還有卡納瓦羅和阿亞拉,二者是我心目中的世界最佳中衛,此外,定義了一種踢球風格的馬克萊萊,強悍的戴維斯,以及代表著意大利足球一個黃金時代的皮耶羅、維埃里和因扎吉,都生於這個年齡段。即使是中國足球,這個年齡段也是我極美好的記憶,那時,甲A初起,當時尚一窮二白的山東泰山隊,圍繞在宿茂臻身邊的便是1973—1974年齡段的球員,也是戚務生時代的國奧適齡球員,比如如今因賭球入獄的強悍中衛李明,轉行做解說嘉賓的左後衛劉越,還有米盧的福將李霄鵬……那屆國奧隊固然比不上范志毅、郝海東領銜的「69一代」,但卻是我最早接觸到的「中國足球小將」,至今難忘,別說楊晨、申思和於根偉這等人物,甚至連並未入選國奧的李洪政之類的邊緣球員,亦留在記憶中。

後來,年歲漸長,小將一茬接一茬,不斷刷新著年齡的下限。在羅納爾多、托蒂、范尼、舍瓦、內斯塔、西多夫和維埃拉等巨星雲集的1976一代之後,便是與我的出生年紀越靠越近的1977級。有一年,EA曾有一款簡單粗糙的《FIFA足球經理》,在尚無《CM》的日子裡,我為其著魔。開檔賽季是1995年賽季,我必買的兩位小將,一是當時17歲的英超萊斯特城球員,初始能力值74,名叫海斯基,後來在現實的足球新聞裡也常常可以見到這個高中鋒的名字,不過譯作赫斯基,另一位則剛滿17歲,效力於意甲佈雷西亞隊,能踢前腰也能踢前鋒,初始能力值70,他名叫皮爾羅。

沒錯,他就是如今的皮爾洛,這個時代最好、球風最優雅的中場大師之一,當然,他改打後腰是2001年的事情了。

再之後,就接觸到了《CM》。對於身兼球迷和遊戲迷兩種身份的人來說,《CM》的最大妙處就在於它會讓你比其他球迷更早知道一些小將的名字,並預言他們將成為明日巨星。即使你起初並未看過他們踢球,但也能從遊戲中的成長曲線裡探尋未來。我就是這樣知道了傑拉德和哈維。當然,「小將」的年齡也進一步走低,進入80後區間——生於1980年1月的我曾這樣慨嘆:終於輪到比我年紀小的人上場踢球了。

後來有了這麼一個段子:當今世界三大中場,皮爾洛擅長長傳,哈維擅長短傳,傑拉德擅長回傳。一張娃娃臉的傑拉德,即使平添皺紋三萬道,仍是大家揶揄的對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