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中國何曾不知日

2014-07-07 13:19

? 人氣

日本並不小,千萬不能誤解。(取自騰訊大家網)

日本並不小,千萬不能誤解。(取自騰訊大家網)

從陳壽《三國志》算起,中國人寫日本已寫了兩千年,年頭比日本人寫他們自己長得多。日本人總愛問我從哪裡來,所謂日本論、日本人論、日本文化論,世界上最早的,就是這《三國志‧魏書》當中的兩千來字,「男子無大小皆黥面文身」,「婦人不淫不妒忌」云云。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它記下倭國「人性嗜酒」,雖然在武則天篡唐為周的時候改叫日本了,但時至今日,這話也說得沒錯,下班後成群結夥喝個醉仍然是東洋一景。有陳壽的史筆,日本人才得知自己祖先在公元3世紀是什麼樣子,但前些年有個叫西尾干二的,跳出來「新編歷史教科書」,出版了一本給國民看的歷史書,搶眼一時,說《三國志》關於倭人的記述沒有史料價值。日本人疑惑《三國志》,理由之一是中國至日本的航海路線難以坐實。原因歸罪於中國,卻忘了唐人早說過他們不以實對,山在虛無縹緲間。否定中國人對日本的認識,並非始於此西尾,這既是給自己打氣,又是一個方法論,日本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貶低、否定、破壞中國文化來建立的。

倭人在大海之中,古時候我們不關心。遣唐對於日本來說是歷史上的盛事,但唐人王維說「積水不可極,安知滄海東」,劉長卿說「遙指來從初日外,始知更有扶桑東」。到了宋代,日本刀、日本扇進口了不少,歐陽修浩嘆:商人弄來這麼把短刀有什麼可說的!想當年徐福去日本,始皇帝尚未焚書,但日本把他帶去的那些逸書據為己有,不許再傳回中國。長達千餘年,倭人、日本人冒著生命危險渡海到大陸取經,而中國不必學日本。水往低處流,文化交流基本是單向的,這是正常的歷史進程。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後,研究中日之間古代文化交流也重視起日本文化向中國的輸入,這不過是在友好的題目下做文章罷了。或許有助於友好,但文化交流的研究不是為編寫一部友好史。日本終於趕超了中國,一場甲午戰爭把中國人打得正眼看日本了,胡適小時候作文也得「原日本之所由強」。中國人看明白日本學了西方才強大,去日本留學就直奔主題,通過它學習西方。至於不如人家學得好,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中國學什麼主義也是學不好的。

認識日本及其人以及文化,好些中國人至今猶看重美國人魯思‧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與刀》(台譯:菊花與劍)。它確是經典,但畢竟過去五六十年,出版時當今首相安倍晉三還沒出生呢。人們讀它的收穫好像主要是一個生動活潑的論點,即日本文化具有兩面性。書中說的菊,並非指皇家的標誌,乃是用鐵絲把菊花造型,以養菊的愛美對比以刀為榮的尚武。關於日本人的兩面性,唐人早已指出過,例如包佶寫詩送阿倍仲麻呂(晁衡)回國,說「野情偏得禮,木性本含真」。還很「野」的時候就跨越地學會了中國的「禮」,而那種「木性」現今也常被在日本給他們打工的中國人笑話。日本的一些優點,譬如拿來主義,善於學習,不過是一種習慣,談不上多少思想,而且是中國幫它養成的。處於原始時代,旁邊就有了一個那麼發達的文化,自然會不由自主地伸手拿來。養成了習慣,後來看見西方有更好的東西,也什麼都拿。社會一旦形成了某種體制,就未必還那麼寬容,因為拿來主義對於社會的穩定也可能是一個破壞。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組建洋槍隊,長篠之戰用三千桿洋槍擊潰武田勝賴的強悍騎兵,德川家康也率軍參戰,但江戶時代二百餘年基本未發展洋槍洋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