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事件,“馬歇爾計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經濟瀕於崩潰,糧食和燃料等物資極度匱乏,而其需要的進口量遠遠超過支付能力。為此,美國對歐洲撥款共達130多億美元,大多數都是贈款。這在當時是超大數目。這個計劃的本質是美國將大量美元撒向了歐洲。這樣一來,歐洲在不需輸出商品的情況下,無償地獲得美元的使用權。
第三個事件,WTO協議的出現。1947年10月30日,美、英、法等23個國家在日內瓦簽署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逐步削減關稅及其他貿易障礙,取消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戰後貿易大增,對美元謀取全球貨幣霸權地位起了巨大的作用。
總歸,美元國際化的三部曲可以歸納如下:第一步,“布雷頓森林協定”——各國央行訂立“君子協定”,達成共識;第二步,“馬歇爾計劃”——美國慷慨輸出貨幣;第三步,“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消除貿易壁壘,為美元擴張提供便利。
美元的這三部曲巧妙地避開了特里芬所提的國際貨幣的本身缺陷。
我們能看到,在布雷頓森林體係時期,美國其實一直是經常賬戶盈餘的。即使盈餘的規模不大,比如頂多也就是GDP的2%以內,但由此可以看出,輸出美元,並不是本身就需要貿易逆差的。美國把美元推向全球的主要渠道是對外援助和軍費開支以及其它的資本輸出方式,在此情況下,美國居然可以保持順差。
特里芬難題,或許很有預見性,作為國際貨幣,確實是有矛盾性,那難道就完全無法調和?也不是。如果已經提前確定了國際貨幣,然後那個國際貨幣通過對外援助或資本輸出的方式,實現貨幣的輸出,而不僅僅需要通過逆差來實現,這樣的話,特里芬困境還是有解決方法的。正像美國一樣。
看來特里芬的本質不在這個地方。
實特里芬難題當初出來的時候,是有特定針對對象的,那就是當時以美元為基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在這個固定匯率體系下,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是有美國政府承諾以35美元一盎司的價格隨時把美元兌換成黃金來背書的。美國的確通過馬歇爾計劃,國防開支以及購買外國貨物等向全球大量輸出美元,保證了體系內足夠的美元流動性。此時,特里芬已經預料到了一個瓶頸的出現:從1959年起,流通的美元已經超過了支持它的黃金的數量。這導致了黃金的市場價格超過了40美元每盎司的價格,超過了美國35美元的承諾。美國此時要維持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話,那隻能通過削減自己國內的赤字開支等來提振美元。而這樣的話,勢必會影響到美國的國內經濟,而擴張中的美國經濟不允許這樣做。
這才是特里芬難題的本質。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在其後的自由浮動匯率體系裡,特里芬難題對美元而言還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