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走研究路線的人,數學幾乎一輩子不會用到,生活上學會買東西找錢可能就足夠了。看看能不能多花時間在如木工、水電、油漆、汽機車、種植、健康、法律、理財、育兒、教養等生活技能方面學習。同時在生活禮儀、口語應對、思考邏輯辯論,甚至是人際關係培養與團隊合作等工作技能方面,也該要多教導練習。
曾經看過書裡舉一段美國大學校長對教授們講話的例子,大意是說,對成績好的學生,我們要好好照顧,因為他們以後可能會成為我們的同事。對於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我們更要特別照顧, 因為他們以後可能會捐一棟大樓給學校。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天賦,會唸書的、會做生意的、會運動的、會表演的、會動手的,學校教育就是要發覺這些不同的天賦、讓他們日後繼續茁壯。
再來是怎麼教
將教學程度個人化,先找出每一個人的學習斷點,再從那一點接續學習。就像大多數人從小開始都為數學所苦,可是這又是到高中為止連續十二年都會學習的科目。數學是強烈連貫性的學問,就如同蓋高樓一般,上方樓層是在下面樓層的基礎上往上蓋的。中間如果有一斷點沒跟上,後面的就不會,課上也是白上。同時也需要不斷練習,以求速度,不熟練是沒辦法做加工性思考的。數學從國小一年級開始,每一學年都有近百個學習目標在進行,很多人從三四年級開始就跟不上了。沒把這些斷點補上,之後的課大都白上。可是現在的教育是大班制進度的,你在幾年級就上幾年級的課程,沒辦法做到顧及每個人的程度的個人化課程,所以永遠學不會。
我們應該要考慮,不管你是幾年級,將各科分程度1-12級分班教學,自我挑戰自己程度。比如你是六年級,可能你的國語6級,算術只有4級,英語3級,那你就依照各科的程度學習。如果一直學不會,那麼這一科就可以試著降級繼續學習。
最後是如何應付未來變化
人類與生俱來的思考能力包括: 找出相似的,找出相異的,挑出已知的,推測未知的。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飢荒、疾病、人口老化、恐怖攻擊、軍備競賽等,我們該如何應付呢?在腦海裡要有世界運作的基本模型,發生什麼事情,要知道會引起什麼反應。現在的頂尖企業徵才,已經不再只看你的成績與能力而已,而且要你有國際與社會所發生事件判斷反應的能力與立即上線作業的實力,這一切都要在學校畢業前訓練好才行。自古以來,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農工社會在地發展 ,貿易商業行遍天下。歷史就是相似事件不斷的重複,鑑往知來,這也是我們要學歷史的原因。學習未來要以什麼樣的方式生活,可能要從小就教學生開始準備了。
*作者為提供雲端理財機與教學服務之CubicPower.idv.tw創辦人。曾服務於緯創軟體、英商路透社等金融與科技單位從事金融軟體開發專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