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長陳良基上台1個多月,並於15日接受媒體專訪。為了佈局未來10至20年的前瞻科技研究,陳良基宣布,將爭取50億元預算,在北中南推動可延展性「人工智慧研究基地」,他強調,人工智慧是跨領域研究,牽涉生醫的腦神經研究與人文社會科學,科技部將引進跨領域人才,讓新創業者運用科技部國網中心的超級電腦,加速新產品研發。
陳良基表示,未來來10至20年,人工智慧將是全球必要的基礎科技,為了營造人工智慧良好的研發環境,科技部明年度預算,將爭取投入50億元,建置北中南可延展性人工智慧高速運算基地,以高速運算基地作為舞台,提供人才在平台上進行研發競技。
陳表示,新政府目前推動幾項基礎關鍵技術,包括自動車、智慧機械,未來都可能運用到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研究基地」並非園區概念,50億的人工智慧高速運算基地,主要係用在科技部高速電腦中心運算能力的投資。
陳良基說,國網中心目前在竹科、中科、南科都有異地備援,提升國網中心高速電腦運算能力後,經濟部將會依據每個地區的產業屬性,提供新創企業使用高速運算基地的環境機制,科技部則提供競技舞台。未來將結合教育部力量,在全國成立10至20個人工智慧頂尖研究中心,但人工智慧新創團隊的遴選,仍將由經濟部委託學者專家遴選。
陳良基:人工智慧的關鍵在於軟體硬體整合
陳良基15日同時向媒體介紹新任科技部次長蘇芳慶,陳強調,蘇在成大任教期間,協助醫療器材產業在南科形成聚落,目前已有50家企業進駐。
「人工智慧範圍很廣,以醫療器材產業為例,Google最近就宣布,將推動人工智慧協助醫療影像判讀,科技部成立人工智慧研究基地,並不是希望藉此取代Google等國際大廠」,陳良基說,人工智慧的關鍵在於軟體硬體整合,即便是Google這樣科技龍頭,每年也必須併購20至30家新創公司,台灣成立研究基地,是希望藉此向世界證明,台灣在人工智慧已經準備好,將來產業起來的時候,台灣將是國際大廠的好夥伴,舉例來說,「無人車未來滿街跑的時候,台灣會是供應鏈的一環。」
陳良基表示,蔡英文總統競選期間,拋出5大產業創新,科技部藉由關鍵性科研研究,鼓勵有能量的學校與研究單位,成立國際產學聯盟,最近公佈的德國光子源研究中心與台灣同步輻射中心,兩者一起成立研究中心,就是最好的例子,雙方合作的前瞻材料研究,未來將可運用在綠能與生醫材料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