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透視鏡:免試入學變成掩人耳目的甜蜜謊言

2014-09-19 05:23

? 人氣

家長團體到教育部抗議十二年國教政策。(資料照/余志偉攝)

家長團體到教育部抗議十二年國教政策。(資料照/余志偉攝)

基北、中投就學區宣布明年不辦特招,而且基北、中投和高雄等超過三萬名考生的就學區,會考還將提供十級量尺分數,以利分發。免試入學名存實亡,十二年國教即將走回基測和考試分發入學的老路子,「免試入學」似乎變成了掩人耳目的甜蜜謊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免試入學非免試,這是哪門子的邏輯?其實,這樣的文字遊戲,是很高明的。就像中國古代文人,除了名之外,還會取字、號。名和字之間,有時同義聯想,有時反義互補。例如,蘇軾字子瞻,「軾」(車前橫桿)與「瞻」(向前看)是同義聯想;諸葛亮字孔明,也是同義聯想;韓愈字退之,「愈」帶有激進的意味,為了提醒自己不要衝過頭,所以字就取個「退之」,以為平衡,「愈」和「退」是反義互補。會考和免試入學,就像反義互補,如果「考試分發入學」是名,「免試入學」和「基測」就像字與號。

上述字、號的說法,看似玩笑,實則不然。因為國教的基本要件是「免試」和「免學費」,為了讓十二年國教「在文字上做到免試」,所以儘管要透過會考成績進行分發入學,名稱上還是取了一個「免試入學」,難道官員真的不知道免試入學要考試嗎?難道官員都看不到孩子的升學壓力更大了嗎?如果都知道、都看得到,這就不是玩笑話。

前陣子,台聯完成一項全國調查,高達六成三的受訪者認為十二年國教失敗,台聯主席黃昆輝因而呼籲教育部,先暫時恢復基本學力測驗,十二年國教等規劃完善後再上路。黃昆輝的訴求,實質上,已獲得教育部的充分回應,因為教育部目前提出的改進方案,雖仍名為「免試入學」,但其靈魂骨幹,和基測一樣,分發入學的主要依據都是考試成績,不同的只是考試名稱,一個名為基測,一個名為會考。

從二十幾年前毛高文任教部長時推動自願就學方案,到後來的部長林清江廢除聯招,實施基本學力測驗,都是要打破國中升高中的升學壓力,讓國中教育回歸正常。可是自願就學方案實驗已成歷史;林清江最初規劃的基本學力測驗,只是入學的一道門檻,所以命題難度定為「中間偏易」,但他因病過世後,教育部後來的作法,卻在若干輿論的壓力下,基測成績轉變成入學分發的主要依據。此後,「聯招」這個名詞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基測」。

基測要舒緩升學壓力,適性引導學生發展的目標沒有達成,十二年國教的呼聲響起,經過多任部長規劃,終於在吳清基部長任內宣布實施。然而,就在正式上路前,吳清基下台,蔣偉寧上台,十二年國教的免學費政策出現排富,免試入學也因比序失能,會考成績變成主要升學依據,再加上過程繁複,以及特招帶來的壓力和困擾,引發高度民怨。接著,蔣偉寧下台,吳思華上台,免試入學方案再調整,其路徑幾乎和基本學力測驗一樣,都走回考試入學的老路子。至於特招,除台南仍堅持辦理之外,其餘就學區在實施一屆之後,也都走入歷史。

用會考成績作為分發入學的主要依據並非全然不好,學科成績對以升大學為主要目標的普通高中來說,畢竟還是最公平的入學篩選工具;問題是,升學除了要維持其公平性之外,因才施教和適性發展,在這個重視創意的時代,也非常重要。因此如何在國、英、數、社會、自然、寫作測驗成績的分發入學之下,讓擁有不同性向和能力的孩子,還有另一條符合自己發展的升學之路,是大家所期待的;尤其是職校,更能展現孩子在學科之外的各種才能,絕對不能只用學科成績一項標準去篩選學生。過去升學主義最為人詬病的地方,就是忽略了孩子在考試學科之外的其他能力。十二年國教成功與否,就要看「免試入學」是否真正做到了「適性入學」。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