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物語:回望牯嶺街

2014-09-26 11:25

? 人氣

張彥文殺人案讓人想起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圖為電影海報。(取自網路)

張彥文殺人案讓人想起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圖為電影海報。(取自網路)

一個人殺了另一個人。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個男人殺了一個女人。

一個年輕男人殺了他深愛的女人。

一個家世學歷俱佳的男人,殺了拒絕他愛情的女人。

句子一點一點加長,死者與生者靈魂上的傷口也越來越深。多出來的字句無助於世人了解他們的故事,更不可能安慰兩個家庭的悲痛。不斷堆積起來的情節,血色填滿媒體版面,只是刺激了人們對異常事件的感官反應,換來日常生活裡的一句驚歎。

張彥文殺人案發生在22日清晨,幾天以來,關於這起案件的行兇過程、加害人與被害人的情愛關係、兩個人的家庭與生活,已經有太多太多不必要的內容公諸於世。案發現場的失控屠殺、行兇後的儀式化性愛行為、作案前的情緒變化,已經無法滿足群眾窺伺慾望,公眾對當事人,尤其是凶手生活背景的病態探究,正如同禿鷹啃蝕著這起命案殘存的血肉。

從第一天驚悚的「台大高材生斬殺女友」、「台大宅王情殺幼師」開始,隨之而來的是對張彥文生活、家庭、學校、職場裡一切細節無止盡地挖掘。每發現一個新情節,人們就能貼上一個新標籤,「高材生」、「宅王」、「富家子」、「人生勝利組」;隨著標籤與「殺人兇手」這個角色的反差越來越大,人們也越感到亢奮。

而對凶手的冷血羞辱,背後更隱藏著認定死者交友不慎、自陷險境的潛台詞。親人橫死街頭已是人間至痛,再加上媒體加油添醋的報導,不但再一次謀殺了死者的人格,更殘忍地凌遲正承受著巨大悲痛的家屬。而這一切,對已經無法為自己辯白的死者來說,何嘗不是更殘酷的傷害?

然而在獵奇帶來的感官刺激之外,從來沒有人停下來想一想:是什麼樣的情緒、什麼樣的原因,將原本平凡如你我的一個人,變成殺人兇手?又是什麼樣的起心動念、什麼樣的陰錯陽差,讓一個青春正好的女子枉做冤魂?

明知不恰當,卻總會想起「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昏黃的光影裡,小貓王還未變聲的尖細噪音唱著「Angel Baby」。歌聲隨青春搖曳,愛情卻走調成殺機。肅殺年代裡少年與少女的迷惘掙扎,在電影裡被美化為詩意的夭折愛情。

而在電影之外的真實事件中,為了不讓人們察覺少年殺人背後的族群矛盾,不讓大家發現殺人的不僅是利刃更是階級差異,不讓少女之死撼動早已搖搖欲墜的社會結構,媒體也在看不見的手驅策下,將凶案簡化為「不良少年情殺,少女移情別戀死於亂刀」,將所有人將目光聚焦至無行少年的扭曲人生。時代變了,公眾對離奇事件的盲目情緒,卻顯然毫無二致。

舊日牯嶺街,錄音帶緩緩流出「Are You Lonesome Tonight」的歌聲:

Are you lonesome tonight?
Do you miss me tonight?
Are you sorry we drifted apart?
Does your memory stray to a brighter sunny day?

一個年輕男人殺了他深愛的女人。

一個男人殺了一個女人。

一個人殺了另一個人。

事件會過去,但死者冤屈難平,生者的悲傷更無終點。公眾的獵奇慾望或許是人性,但人性總有悲憫一面,請留給逝者最後的尊嚴、留給兇手懺悔的空間,更請留給生者沉默哀痛的權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