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看到空空的貨架時,心裏開始恐慌。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的格雷斯教授表示,因為衛生紙在貨架上的位置比較顯眼。
她說,想象一下,50大卷衛生紙一下子從貨架上消失後所產生的空蕩感效應。它可比50罐早餐豆或消毒液不見了更顯眼。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加爾格副教授表示,這裏還有錯失恐懼症現象(FOMO syndrome)在作崇,因為當人們看到別人都在搶購某種商品時,總覺得這裏面必有其原因。因此,深怕自己錯過。
加爾格副教授還把這一現象跟亞洲國家相比較。她說,比如在中國,人們大量購買衛生紙還因為可以用它來代替面巾紙等。實在不行,還可以用它做臨時面罩等。
當然,澳大利亞人搶購衛生紙主要不是想把它當成醫療替代品,最主要的原因是緣於心理恐懼。
「關鍵是沒有人知道新冠病毒疫情走勢如何,最後會不會更加惡化?」她說。
因此,人們希望能有備無患,因為這是他們為取得某種控制感能唯一可做的事。
雪梨另一位消費心理學專家米勒博士說,這也是城市化社會和人們現代生活方式便利的最高體現。
他表示,人們已經不習慣物品短缺和斷貨現象。
他說,我們習慣於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因此,搶購手紙就是能維持這種狀態的一種心理。
潔白柔軟的衛生紙正是澳大利亞人和許多其他國家人不願意放棄的一種「奢侈品」。
米勒博士還指出,萬一他們不得不長期居家隔離,無法出門,至少他們可以確保享受人生中的一點點舒適。
雖然,同許多其他生存必需品,比如水和食品相比,衛生紙根本無足輕重,然而,它卻是人們不願放棄的、能維繫生活最低水凖的某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