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巨威:法律未逾越上限,合理性值得商榷
政大財稅系名譽教授、前立委曾巨威表示,8年8800億的前瞻基礎建設,從法律角度,政府目前舉債規劃,並未逾越《公債法》上限,即特別預算執行期間,每年舉債金額不超過總預算加特別預算的15%,中央政府累計舉債餘額,不超過國內生產毛額40.6%上限,但從合理性角度卻值得商榷。
曾巨威說,台灣從扁政府開始,每一位總統都搞同樣的事,從陳水扁5年5000億「新十大建設」,到馬政府的「愛台十二項建設」,口號喊得很大,現在蔡總統上台又喊出8年8800億元前瞻基礎建設,「顯示這樣的運作模式,已經變成慣性。」
「與其探究每次政黨輪替後,特別預算所導致的政府債務增加,我更在乎的是,前瞻計畫的『前瞻』在哪裡?」曾巨威說,從扁政府以降,特別預算的編列,並沒有帶動實質經濟的大幅成長,特別預算淪為政府用來提振短期經濟需求的工具,「如果政府必須不斷透過重複的手段,來支撐台灣經濟動能,那麼我們更該關心,台灣經濟本質出了什麼問題。」
「為何特別預算成效不彰?因為政府特別預算規劃過程,只強調短期性與需求面效果,過度迷信於『需求帶動供給』的經濟理論」,曾巨威說,台灣經濟過度依賴財政擴張需求,經濟出了很大問題,產業升級不夠,生產力無法提升,要解決根本問題,應該從經濟的供給面著手,進行法規的鬆綁改革,不是透過撒錢解決問題。
台灣陷入特別預算輪迴 「看了真的很痛苦」
曾巨威說,台灣政府陷入特別預算的輪迴,從學者角度看了真的很痛苦,「從施政角度,政府編列特別預算,你不能說政府不夠努力,但其執行結果又陷入惡性循環。」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表示,現在舉債空間剩1.2兆元,可能是台灣下一代最後一次的舉債空間,現在民進黨政府上台一下子要在8年舉債8800億元,台灣天然災害經常在發生,莫拉克風災政府就花了1162億元特別預算,921地震扁政府也編了1000億元特別預算,「民進黨不可以一下子把馬政府留下來的舉債空間全部花光,要為台灣日後可能的天災預留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