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彤離職新浪總編輯出任小米副總裁,再一次將門戶模式未來轉型的問題推向高潮。而普遍能形成的共識是,騰訊新聞、今日頭條、網易新聞等新聞客戶端正在逐漸繼承傳統門戶的形態,將(已經)成為移動時代的新聞入口。不過這個共識並不牢靠,原因是當今時代網民的新聞消費已經遠遠不像10年前的門戶時代,大家的興趣更加分散,對垂直領域的需求也更為迫切。
但作為曾經的全職媒體從業者,以及過去幾年來不間斷地為包括門戶、雜誌、科技博客平台、微信公眾號(即所謂的自媒體)撰稿的經歷——一個重度信息成癮症患者和媒體觀察者,以及新手上路的企業品牌傳播者來看,在我看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聞消費與新聞產品有三個特點:
1. 無社交,不新聞;
2. 新聞產品將成為移動時代的基礎服務,與郵箱所起到的功能類似;
3.(基於新聞的)媒體產品將是公司的品牌。
社交已經改變了核心受眾群的新聞獲取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絕大多數用戶閱讀新聞的方式。根據紐約時報報導,MAU(月活用戶)達13 億的Facebook已經為新聞網站貢獻了大約20%的流量。讀者來源增長最快的是移動端,其比例更高,並且仍在持續增長。另外,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美國有大約30%的成年人通過Facebook獲取信息。也就是說,一家新聞網站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在FacebookNews Feed中的表現。
不光是國外案例,國內媒體的變化也非常明顯。在高峰時期,垂直科技類媒體有超過1/3的流量都來自於新浪微博,成為僅次於搜索引擎的流量來源;進入微信時代,雖然無法獲得微信平台的數據,但從另外一個側面可以看出,微信這種社交平台對新聞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媒體高層在判斷某家媒體是否具有影響力時,會更多地依靠自己和同行的朋友圈來判斷。
類似現象同樣發生在企業:國內互聯網大公司負責品牌傳播的高層,也對「是否被朋友圈刷屏」給予了更高的判斷權重。而以前對新聞網站最為看重的UV、PV等流量指標,被重視程度在逐漸下降。而影響什麼樣的人、以及受眾是否對自己的內容做出了反應(轉發、評論、點贊),則越來越被人看重。
這即是無社交,不新聞。
十年前的PC互聯網時代,門戶除了是最重要的入口,還有非常可觀的營收。那時候的互聯網巨頭是新浪、搜狐、網易。十年之後,門戶依然是PC的重要入口之一,但承擔主要營收的角色卻有些褪色。門戶的核心盈利模式——廣告,尤其是品牌廣告,正受到越來越大地衝擊。它所面臨的問題反倒是這個行業過於繁榮的結果:信息越來越多,但信息越來越不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