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期中選舉於上週二結束,在野的共和黨大獲全勝,而兩黨也在選後進入檢討與分析的階段。筆者有幸於選後參與了幾場美國兩大黨於幾個州的操盤手的討論,其中有些點或許可以給台灣最後兩週的九合一大選一些啟示。
首先,『科技不等於戰略』。一位共和黨幹部分析2012總統大選及本年度的期中選舉,他認為共和黨在2012年試著大量啟用新科技,但問題在於這些科技要給誰看?能吸引到誰?成本效益為何?都並不清楚,只是一味的覺得對手有自己就要有,到最後好則只是討好本來就會投給自己的選民,壞則浪費人力物力。因此在本年度選舉中共和黨重新擬定戰略,重新把人力及資源安排到挨家挨戶拜訪上,而事後分析這才真的對提升選票有幫助。另一方面,本次民主黨持續使用微定位(micro-targeting)選戰策略,也就是透過網路瀏覽紀錄及個人社經背景資料來針對每個人、每個家戶進行不同類型的政策宣傳,這種模式遠比大打全國性的電視廣告來得省錢又有效。當然,此時預算重點就在於要研究要把什麼政策要播給什麼人看。
第二,『反對總統不等於反對全體執政黨或政策』。在本次投票的出口民調及共和黨的競選主軸,都是放在歐巴馬總統的執政不力上,尤其民調低落、外交政策軟弱、又拒絕與國會妥協。的確,民主黨的候選人應該都有受到歐巴馬的低支持度拖累。然而,在全美各地的公投議題上,包括大麻、最低工資或是社會福利,民主黨支持的政策還是通過較多,甚至還出現支持大麻的票數遠高過支持現任者連任的票數。由於公投的合併舉行,讓我們發現美國民眾主要是質疑歐巴馬的領導,而並非反對該黨的全部政策,民主黨部份內人士也因此評估此選舉結果對2016的傷害有限。這也是在解釋其它國家選戰結果時需特別注意之處。
第三,『民調全面出包』。雖然在預測勝負上大多正確,但這次美國主要選舉預測全面高估了民主黨的得票率三至五個百分點。在於以往都會假設民主黨支持者較年輕、手機族群較多而較不易聯絡到,因此以往都為分配較多未決定選民或未涵蓋樣本給民主黨。另一方面,一位共和黨民調人員也指出,他們這次在選前三天調查投票意願,結果事後發現選前說會投的人有25%最後沒去,而選前說不會去投的有40%居然跑去了,這也造成在選舉預測推估上的重大困難。兩黨提出以下可能原因:一,歐巴馬對年輕人吸引力不再(出口民調顯示年輕人只有54%支持民主黨)。二,選前出現的ISIS砍頭影片改變了選舉主軸,造成保守民眾恐懼,而讓選前一週時選民間的政治討論大增,進而增加保守派的投票意願。三,智慧手機更為普及,以及透過智慧手機及社群網路造成新興的資訊交流管道並未納入傳統統計模型。各家民調機構已經打算要砸下預算或與學界合作,希望可以趕在2016前重建預測及推估模型。
最後,『競選經費再次爆表』。美國隨著一次次的釋憲而刪除競選支出上限,理由是保護言論自由,而造成的後果就是競選經費隨著選舉而大增。本次期中選舉的經費是史上最高,兩大黨候選人假如沒有募資或自己拿出五千萬美元的能力的話根本不用考慮出來參選,而眾議員任期僅兩年,一次選完後又開始募款準備下一次選舉,這完全排除了一般民眾參選的可能,也讓一些學者嚴重質疑這已違反了民主價值中的不平等發聲(unequal voice)。台灣及澳洲是少數跟著美國一起廢除競選經費管制的國家,這樣再多辦幾次選舉,是否也會走上同樣的道路?
*作者為美國杜克大學政治所博士候選人,專長為跨國政治比較及民意調查/從小在台中長大,大學就讀台大電機系,因希望在公共領域討論時能把話說清楚,而也相信把話說清楚後還是有觀眾願意聽,故轉念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