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還有哪家商業銀行傻到要去向中小企業放貸呢?別說股市了,橫在中小企業上頭更有意思的項目多了去了。今年的財政政策投入依舊巨大,儘管沒有聽說政府進行幾萬億投資,但是高鐵、核電、特高壓、水利、環保等缺位的大型項目實際上並沒有減速,如今是“結構性大投資”時代。這裡面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既然國家支撐的項目沒有進入稀缺狀態,那麼尚能溫飽的商業銀行,就沒必要也就更不願意去啃中小企業這些並不好吃的骨頭。
財政項目的虹吸效應,成為了抑制中小企業融資的關鍵問題。在這種背景下,商業銀行不到餓死的邊緣,就不可能動腦子去考慮如何貸款給中小企業。
當然了,商業銀行也不是真能這麼瞎折騰胡作非為的啦,至少也得在面子上給監管層一個交代。畢竟中國的商業銀行體系跟美國不一樣,商業銀行是要聽話的,連你行長都是任命製的,所以監管層還是有權利強制你放貸給中小企業的。
這個時候,稍微“有點腦子”的商業銀行,就玩出花樣來了。上個季度開始,整個商業銀行體系乾脆連存款頭寸都開始下降了。商業銀行擺出了一副“沒錢怎麼貸?”的無辜臉。你監管機構再有權力,我現在連存款都少了,你總沒法逼我放貸了吧?
一時間,各種“存款去哪兒?”的猜測升溫。有人說,是被互聯網金融衝擊到了,有人說,是時代變了。其實存款哪也沒去,無非上演了一場商業銀行與監管機構之間的“暗戰”。
要知道,國外的銀行業同樣會在緊縮週期貸款額減少。不過人家說得很明白,就是有錢但是就是惜貸,因為出於資金安全考慮。這時候,國外的央行為了刺激銀行貸款,往往是各種誘惑性政策輪番上陣。而這一切,到了中國,市場化的模式就會變味:上面一句“要放貸”你就不得不放貸,因為你是國有企業,不聽話就走人;另一方面,貸款放出去之後的考核卻仍然遵循市場化(出了壞賬也要走人)。
這還讓不讓人玩了?於是商業銀行在這種政策環境下,自行演變出了一種惜貸的方式——表內資產出表。表像上就是存款頭寸大幅減少。
央行當然不傻,於是在降息之前那個週三的政策上,提出了光鮮亮麗的促進融資的利好政策,但是裡面暗藏了頗具殺傷性的一條:非銀行同業存款都算存款。也就是說出表的資金也要你繳納準備金,整個商業銀行體係要多繳納兩萬億準備金。這下商業銀行慌了,於是就出現了那個週四某銀行借錢但是藉不著的一幕。
說到底,中國銀行業根本不是沒錢,而是不願意貸款。要是真的銀行缺錢了,那麼央行當時就首先是降準而不該是降息。當時降息並不是央行的妥協,降息是給需要資金的實體經濟以信心。壓低整個社會的融資成本,這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