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賽馬來形容本次眾議院選舉的結果,那就是執政黨率先起跑,在野黨在各個環節都落在後邊,甚至有人落馬。最終,執政黨以10個馬身的優勢取得了冠軍。由於在野黨的速度實在太慢,所以人們無法判斷執政黨本身跑得到底算不算快——在14日舉行的眾議院選舉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自民黨的席位從原有的295席到了293席次,事實上維持到了現狀,再加上公明黨的35席,執政黨的席位超過了總議席的三分之二,擁有了提出修憲議案的權利。在野黨中,民主黨略增至70席,維新黨席位沒有改變,生活黨已不見蹤影。只有日本共產黨勢頭良好,實現了議席數量的翻倍。
安倍又一次得到了壓倒性的日本選民支持,邁進日本政治歷史上罕見的超長期政權的一步。
在當前形勢下解散眾議院,並以延遲消費稅增稅的策略贏得人心——從選舉戰術的角度來看,安倍政權獲得了完勝。據說,有很多在野黨議員計畫在正月出遊。不巧的是,旅行還是可以去的,只是有些人的身份已經不再是議員了。
但是,這樣下去真的沒有問題嗎?本次選舉的投票率剛剛超過50%。在日本國民看來,這應該是一場「基本上沒必要進行的選舉」吧。
日本綜研理事長寺島實郎批判道:「執政黨和在野黨只在戰術層面考慮黨的利益和策略,想的都是如何獲取更多的議席,而不是應該推行怎樣的政策。在一個人口即將減少3成的國家,削減國會議員人數的行動仍然沒有展開。各黨不能捨身推行改革,而是構建了一種相互扶助關係。這種政治構造已經清楚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國民與政治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本應成為執政黨對抗勢力的在野黨,也令人感覺很不靠譜。
曾在日本政界叱吒風雲的小澤一郎、菅直人、渡邊喜美等人雖然都當選了議員,但其在政界的影響力已接近於零,就像是電影《無人生還》的情節一樣。那些不想讓自民黨獲勝的選民,根本無法找到投票的對象。
本次選舉中,在野黨宣傳口號想要表達的理念並不明確。一名在東京都內廣告公司工作的資深員工斷言道,民主黨的口號「實在是差勁,是導致產品滯銷的典型廣告」。
「民主黨的口號——『現在,正是改變潮流的時刻』是一種被動的說法,只是在對自民黨進行批判,並沒有表明民主黨計畫實行的政策。自民黨打出了『恢復景氣,只有此路』的口號,說明了自己的主張,並把是否相信這一點的問題交給了選民,更加帶有主動性。在資訊傳達的效果上,自民黨要優於民主黨。」
的確,由民主黨所代表的體現社會公正、寬容價值的自由主義勢力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在外交、安全保障方面,民主黨或許應該停止與自民黨內閣針鋒相對的鬥爭。如果這樣下去,人們心中「自由主義=非現實」的印象就很難改變。今後,如果在野黨想要有所建樹,也許就只有請求自公兩黨聯合勢力接納自己這一條路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