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塊香皂讓肺炎病例減少48%?專家:「大腦會記得香味,提醒你多洗手!」

2020-04-15 07:50

? 人氣

長期效應更佳。盧比告訴我:「我們在六年後回到喀拉蚩探訪,當初獲得免費香皂、被鼓勵洗手的家庭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有了放著肥皂的自來水洗手臺⋯⋯這五年多來,我們沒有提供任何香皂給實驗組,但在之前的實驗中,他們已經很習慣洗手了,所以繼續維持下去。」這十分有力地證明了行為改變第四法則:讓獎賞令人滿足。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當體驗令人滿足,我們比較有可能重複某一行為。這全然合乎邏輯。愉悅的感受—就算只是用又香又容易起泡的肥皂洗手這種小愉悅—是給大腦的信號:「這感覺很好,下次還要再做。」愉悅感讓你的大腦知道某個行為值得記住與重複。

以口香糖的故事為例。整個十九世紀,口香糖都在做商業販售,但直到箭牌口香糖在一八九一年上市,嚼口香糖才成為風行全球的習慣。早期的口香糖是用相對無味的樹脂製成—有嚼勁,但不好吃。箭牌徹底革新這個產業,加入了白箭(綠薄荷)與黃箭(果汁)等口味,讓產品變得好吃且有趣。接著他們更進一步,開始把嚼口香糖塑造成一種清潔口腔的方式,廣告說口香糖會讓你「口氣清新」。

好吃的口味與清新口氣的感覺立即強化了這項產品,讓它用起來令人滿意。消費量飆升,箭牌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口香糖公司。

牙膏的發展軌跡也很類似。為產品增添綠薄荷、薄荷和肉桂等風味之後,生產商大為成功。這些味道其實沒有讓牙膏變得更有效,只是創造了「口腔清潔」的感覺,並且讓刷牙的經驗更令人覺得愉快。我老婆就因為不喜歡口中留下的味道而停止使用舒酸定牙膏,改用薄荷味較強的品牌,結果確實比較令她滿足。

反過來說,倘若一個經驗不令人滿足,我們就沒什麼理由重複。研究過程中,我遇到一個女人,她有個超自戀的親戚,總是令她抓狂。為了少花時間跟自大狂相處,每當這個親戚在場時,她都盡可能讓自己無聊乏味。見面幾回之後,這個親戚開始迴避她,因為覺得她太無趣了。

這些故事證明了行為改變的基本原則:帶來獎賞的行為會被重複,帶來懲罰的行為會被避免。根據過去得到獎賞(或懲罰)的經驗,我們學會未來怎麼做。正面情緒培養習慣,負面情緒摧毀習慣。

 原子習慣。(圖/ 博客來)
 原子習慣。(圖/ 博客來)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本文摘自《原子習慣》,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