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現金與價值

2017-04-07 06:50

? 人氣

「你說啥?現金和價值?那不是一樣的東西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事實上是,不管是5元、4萬元、7萬多元、15萬元、185萬元、2000萬元乃至於2300萬元,上面這些被認定是「價值」的金額,不僅不見得對應到現金,很多時候甚至不是金融理論中所定義的「價值」。

當鄰居以2300萬元把同樣格局的公寓賣掉時,在金融理論上只是一個取樣點,估計自己才剛搬入的房屋的公平價值時必須多取樣數點。如果同大樓沒有其他同樣格局的公寓出售,則必須建立模型將各種房型(和樓層)的交易價格納入,再推論出自己房子的合理價值的區間。

房子的價值(不管是2000萬或者2300萬)當然也不是100%自己擁有,貸款的部分連本帶利是自己的負債,每個月銀行都會寄一張更新過的還款歷史和欠款總額,把房子的價值扣掉貸款剩餘的部分,才勉強算得上是這個部分資產的現值。

一位匯兌黃牛在街頭清點美鈔。(美聯社)
圖為一位匯兌黃牛在街頭清點美鈔。(美聯社)

分兩次或三次繳交的訂金、簽約金和開工款,因為支出時間不同,這部分成本的正確估算方式,必須計入時間以及個人現金流的風險水位,才能得到它對價值的影響。

手上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代表的是對這些公司未來「直到倒閉為止」的日子中能夠產生的付給自己的現金流(包含現金股利和倒閉清償價值),考量這些現金流的風險,折算到現在的價值,這是所謂的基本面價值。在證交所每一天、每一小時、每一分、每一秒雖然可能出現新的交易價格,大多數時候這些價格並不反映基本面價值,它也許過高,也許過低。更重要的是,不管是交易價值或估算出來的基本面價值,都不是真金白銀的現金,都有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

一個月4萬元的首份工作價值也不是一個月4萬元,當我們選擇高科技公司的4萬元起薪的工作,相對於外資代理商同樣4萬元起薪的工作,這代表的是兩條截然不同的職業生涯路徑。在未來的四十年裡,這兩條路徑的預期薪資會有各自的變化方式,這些變化各自存在相異的不確定性。唯一確定的是:我們每花一個月在某份工作上,就少了一個月本可花在另一份工作上的時間。如果要計算這份工作的價值,那麼理應將未來40年預期的淨薪水收入(薪水扣除保險以及稅金),根據這些現金流波動的預期,進行折算現在淨值,才是這份工作真正的價值,而這個價值,當然也不是真金白銀的現金。

「那麼我們小時候拿來買棒棒糖的那枚五圓硬幣,總該是真金白銀的現金了吧?」

呃,也對也不對。

那枚五圓硬幣在從媽媽那邊入手的瞬間,的確是廣義貨幣供給裡的現金。但持有在手上後,它的實質購買力就隨著時間流動而出現波動,有時候它是比未來同一枚硬幣更有價值的(如果經濟在通膨),有時候它是更沒價值的(如果經濟在通縮)。同時,當我們決定把它花在棒棒糖上面時,我們就割捨了把它拿來投資的可能性,因此我們放棄了累積財富的機會,考慮到這點的話,價值也會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