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指出,南韓至今已經進行過30萬次檢測,平均每170人就有1人曾接受檢疫,讓感染者盡早接受隔離和治療,也避免病毒無休止地傳播。想較之下,根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三億多人口的美國至今也不過完成了約29萬人次的採檢,比例遠不及南韓。
南韓外交部長康京和也告訴BBC:「檢測是最核心的對策,有了檢測才能及早偵測病毒,讓病毒擴散程度減至最低,也能快速治療感染者。」
此外,南韓政府在武漢疫情爆發初期,也被認為太過親中並因此掉以輕心。自身的警報拉高之後,南韓為了挽回落後進度,一口氣開設600多間「檢疫中心」,懷疑自己感染新冠病毒的民眾,會進入類似透明電話亭的單人空間,由醫檢人員隔著牆壁的洞挖喉採檢;至少50間中心還有「得來速」通道,民眾不用下車、10分鐘就能做完檢驗,只要6個小時就能收到結果。這些奇招降低醫事人員的感染機率,同時也保護醫療系統不受癱瘓。
此外,南韓政府也向人民積極宣導,任何人或者他們的親友出現相關症狀,都要積極尋求檢疫。19日開始,所有入境南韓旅客也要接受測量體溫、下載APP每日回報健康狀況等等措施。在飯店、餐廳等公眾空間,許多業主也主動裝設熱像儀監測客人體溫。
教訓三:追蹤接觸、隔離與監控
當南韓民眾確診感染病毒後,衛生單位會根據患者先前的行蹤,一一追蹤所有可能的接觸者,要求他們接受檢疫(或隔離,視情況而定)。透過這種繁瑣程序,衛生單位能以最快方式找出病毒傳播網絡,並迅速將病毒從人際社會中「切除」。
五年前的慘痛遭遇,也讓南韓民眾比歐美人民更願意把流行病視為緊急危難之一。2015年南韓爆發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由於當時應對失據,至少38人死於疫情。經此一疫後,南韓傳染病法也允許政府獲取人民的信用卡消費記錄、汽車GPS數據及監視攝影機畫面等等,以便及早追蹤感染者的接觸鏈。
「我們當時就像警探一樣追蹤流行病,」政府顧問奇牟蘭說,「後來法律也因此修訂,在傳染病危機來臨時,得以把社會安全置於個人隱私之上。」
教訓四:納入公民力量
現代多數國家都面臨醫療資源不足、醫護人力不夠的困境,疫情當頭更不能只靠醫療體系防守。南韓保健福祉部副部長金剛立(Kim Gang-lip)指出,領導人需要讓公民完全了解情況,並直接向人民尋求幫助。
在南韓,包括電視、廣播、地鐵、智慧型手機推播等所有管道大量放送疫情訊息,無時無刻提醒人們戴口罩、保持社會距離以及當日病毒傳播資訊,讓大眾高度肯定政府,恐慌和囤積潮不至於蔓延。
除了主動出擊,南韓也動員公民自發力量加入抗疫。政府公布感染者每天、每小時,甚至細至每分鐘的交通歷程;當人們居住的區域出現確診案例,也會即時收到「緊急警報」簡訊,鼓勵曾遇過感染者的民眾主動接受檢驗。在家自我隔離的人也需要下載另一個App,一但踏出隔離區就會自動通報相關單位,最高可處2500美元(約台幣7.5萬元)的罰款。
因為有過MERS的慘痛經驗,南韓民眾也更願意放棄隱私權,視防疫作戰為第一緊急要務。重重防守之下,武漢肺炎在南韓致死率僅1%,是目前全世界最低的國家,顯見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重要性。
此外,南韓實行的單一付款人醫療保健體系,只要醫生建議或調查人員確認與感染者具有潛在關聯,民眾都可以免費接受篩檢,相較於自費金額驚人的美國,完善制度顯然也促進了檢疫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