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折不斷的陸軍雲豹甲車機砲採購案,因美方報價與國防部編列預算相差過大,加上國防政策自製為優先考量的前提之下,據指出,國防部軍備局決定放棄由美方整合30公厘機砲系統,改採砲塔與射擊系統由中科院自製,30公厘機砲以公開招標取得,但因政策的一再轉變,讓雲豹甲車火力提昇時程已延遲近10年。
陸軍在今年7月遭到監察院糾正,因為2008年以「戰備急需」為由,將原採用美軍現役25公厘機砲構型,改為最低口徑的20公厘機砲,但是20公厘機砲既無法達到連射8000發的要求,也無法貫穿解放軍現役各式輕裝甲車的裝甲,直到2010年,陸軍才確認20公厘機砲研發失敗,轉向研發30公厘機砲。
據了解,國防部原先規劃透過工業合作技術轉移的方式,與美方協議進行30公厘機砲系統的整合評估,該系統的30公厘機砲,是採用美國Alliant Techsystems公司(簡稱ATK)研製的30公厘鏈炮,以及自動化給彈系統等設備,但是美方報價包括技術轉移以及整合各項的人力成本,每套系統的價格高達新台幣1億5000萬元以上,這與國防部編列的預算相差幾倍的價差,使得這項的工業合作案遲遲無法順利的進行。
全案經過中科院分析評估射擊系統各項技術設備後,除了30公厘機砲之外,其他設備中科院皆有能力可自行研製,加上現行國防政策,是只要國內可以自製的武器裝備並符合軍種的需求,將優先採用。在國防部的支持下,中科院已著手進行砲塔內射擊與給彈系統的研製。
據指出,當初與美方所協議的工業合作,註明若雙方2015年4月前未簽署技轉合約,該項合作就會終止。由於美方堅持陸軍當年編列的預算採購機砲已是10年前,在原物料以及人事成本上漲的情況下,美方認為開出的價格是合理的,但經過國防部訪商,認為價差太大,因此規劃2015年4月以後,將由國防部採購室公開招標,採最有利標來獲得30公厘機砲。
雲豹車火力升級延宕10年
由於國際生產30公厘機砲的國家屈指可數,立委曾質疑軍備局未來取得30公厘機砲會有問題,但軍備局長金壽豐在立法院公開表示,30機砲的商源沒有問題,國防部採購室將採最有利標來獲得,但現在細節不適合評論,怕廠商「拿翹」提高價格。
知情人士指出,軍備局己確定由自製與外購雙軌並行的方式,來完成陸軍雲豹甲車30公厘機砲系統,同時配合中科院研發的進度,生產雲豹甲車的兵整中心已經開始生產裝配30公厘機砲系統的樣車,若順利在2015年底完成開標獲得30公厘機砲,最快也要到2016年才會開始進行整合30公厘機砲系統的測試,未來測試成功後,才會配置在未來生產的200輛雲豹甲車上。但由於錯誤的改用20公厘機砲的決策,讓雲豹甲車火力性能提昇,延宕了近1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