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一做下去醫療體系就全面潰敗!」東海大學物理系指出大規模快篩的致命缺點

2020-03-31 08:00

? 人氣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快篩準確率有「偽陽性」或「偽陰性」的可能,大規模篩檢恐造成「無感染者被誤確診、已感染者被錯放」的結果,貿然啟動大規模檢測,反而可能摧毀防疫體系,以及醫療超載與資源浪費。(資料照,美聯社)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快篩準確率有「偽陽性」或「偽陰性」的可能,大規模篩檢恐造成「無感染者被誤確診、已感染者被錯放」的結果,貿然啟動大規模檢測,反而可能摧毀防疫體系,以及醫療超載與資源浪費。(資料照,美聯社)

自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許多國家紛紛實施大規模快篩試圖找出感染者。不少民眾不解為何台灣不採取大規模快篩作法?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快篩準確率有「偽陽性」或「偽陰性」的可能,大規模篩檢恐造成「無感染者被誤確診、已感染者被錯放」的結果,在台灣目前處於真陽性率偏低的情況下,貿然啟動大規模檢測,反而可能摧毀防疫體系,以及醫療超載與資源浪費。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指出,新冠肺炎的高死亡率與醫療超載有密切關係,當大量確診者湧入醫院,醫療體系頓時無法負荷就會面臨崩潰,病人即使住進醫院也得不到妥善照顧,甚至連醫療人員都暴露在極高的染病風險下,若是台灣實施大規模快篩,「無異是按下『醫療體系自爆』的按鈕,一做下去就會直接摧毀我們的醫療體系,接著就是全面潰敗!」

全面篩檢存「偽陽性」風險 恐增加醫療負擔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表示,台灣目前僅針對「高風險族群」(有旅遊史、接觸史以及有症狀者)進行採檢,至今則檢驗了2萬9915人,陽性共298人,陽性率略低於1%。若此時全面擴大篩檢,實際得到的陽性率將遠低於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曾表示,大規模篩檢產生的「偽陰性」患者,反而增加傳播、感染風險。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提到,若台灣採用大規模篩檢,就算檢驗準確率高達99%,仍會有1%的人是被驗錯的,在偽陰性率1%的情況下,3000個已感染者會有30個人被驗成陰性,這些漏網之魚將成為防疫破口。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表示,在偽陽性率1%的前提下,3000個沒被感染的人當中,會有30個被送入負壓隔離病房,這時就會產生醫療超載的問題,「而且是被沒病的人給擠爆的」,將會十分浪費醫療資源。

台灣案例少 不適合大規模快篩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認為,台灣現況與歐美的高「真陽性率」不同,「偽陽性率」將劇烈影響台灣「真陽性率」很低的母體。歐美跟南韓是處在高真陽性率(已出現大規模社區感染)之後啟動全面篩檢,即便存在為驗錯風險,對母體影響也不大,這是為了「監測整體疫情發展以進行整體損害控制」,其目的跟還在低真陽性率的台灣「抓到一個火頭就打熄」的方式不一樣。

陳時中也表示,即使「PCR篩檢」的精密度和準確性最高,但其中還是有偽陰性的可能,所以專家認為,「在有症狀時篩檢」的方法較適合目前的台灣,也間接避免篩檢出偽陰性的可能;此外,若民眾有特定風險的情況才做篩檢,也以利後續進行適當的分流和隔離。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bit.ly/36PGP2b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