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盡我的能力、我的一切,一輩子創作到最後,只求無憾於我的藝術。」當代藝術大師江賢二近期推出個人傳記《從巴黎左岸到台東比西里岸》,由天下文化主筆吳錦勳執筆,透過書中作品、文字及照片相互疊映,讓這位縱橫畫壇數十年的當代大師,追求藝術價值堅心不輟的生命史與創作觀,全然呈現在世人眼前。
(江賢二作品〈比西里岸之夢〉,取自公益基金平台)
年幼喪母,造就了江賢二孤獨自立的個性,身邊的朋友並不多,創作於是成為他宣洩情緒的管道,也將其奉為畢生的志業。江賢二自師大藝術系畢業後,即與情人范香蘭遠赴法國巴黎留學,之後當地爆發「5月學潮」導致謀生困難,因而轉往美國紐約發展,直至十幾年前父親在台摔傷,為了方便照護才促使他返鄉,結束這段長達30年的旅外歲月。
回首來時路,江賢二坦言當初「沒想過會回台灣」,由於當年社會條件的不允許,迫使一心嚮往藝術的他,不得不向外尋求出路;也正因為如此,台灣在他的印象中隔著三十寒暑的斷層,返鄉後所看見的一切,讓他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江賢二作品/公益基金平台)
除了妻子范香蘭之外,雕塑家賈克梅第(Alberto Giacometti,1901-1906)與音樂家馬勒(Gustav Malher,1860-1911)可說是對於江賢二在創作上影響最為深遠的兩人,有趣的是他們均非畫家,卻對探索人性與內省精神同樣執著,江賢二的作品風格也因此確立,他強調,「藝術創作的技巧其實很簡單,精神層面的領悟才最重要,必須靠自己用心體會。」
早年,江賢二有著「封窗作畫」的習慣,以簾子或紙板將窗戶封住,隔絕外頭一切會導致分心的聲光,將自己關在暗無天日的密室創作,「我作畫不用自然光線,因為內心即是光源」。
在數十年的創作生涯中,江賢二並不僅擁有畫家這個身分,他也曾任職於廣告公司、從事室內裝潢,儘管為了生計必須努力工作,但不隨便出售作品,是他自始至終的堅持。「創作是為了自己,而非別人」他認為,藝術家最好不要太早就以作品換取生活費,因為如此一來可能會養成習慣,之後逐漸麻痺,進而遺忘創作的初衷,最後迷失了自我。
談及自己的作品,江賢二最滿意的是《巴黎聖母院》系列,其次則為甫回台灣創作的《百年廟》系列,一路走來作品色調也有所不同,從剛開始一貫的黑與灰,再轉變為咖啡與暗黃,而近年定居台東後用色愈顯繽紛,他表示這與年齡、心境的轉變有關。
儘管目前常居於台東,江賢二每年仍固定會到巴黎一趟,他認為,若注視某項事物太久,或習慣某種生活模式,將使創作的敏感度逐漸降低,因此轉換地方有助於發掘靈感,「藝術領域中不應該存有『熟能生巧』這個詞,當你愈是習慣,代表距離藝術愈遠。」
除此之外,其實江賢二與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相識多年,兩人不約而同在台東築夢,江在創作之餘,近年也參與基金會活動,和當地學童互動並加以指導。江賢二期許自己,為後世留下的不僅止於畫作,還要有精神上的傳承,這是他自認身為藝術家的價值,同時也是為基金會投入心力的主要原因。
(旅法藝術家江賢二傳記由天下文化出版/葉信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