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恢復經濟活動迄今,疫情狀況如何?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世衛顧問佛格森(Neil Ferguson)、全球傳染病分析中心教授萊里(Steven Riley)領導一組研究團隊,調查中國6個病例最多的地區(湖北省、北京市、廣東省,河南省、湖南省、浙江省),放寬旅行限制後是否導致感染激增。研究發現,2月下旬以來人員流動和經濟活動增加,這些地區的每日新增病例數幾乎保持為零。
研究得出結論,在極端嚴格的封鎖措施之後,「表明中國實施的嚴格社會隔離政策,已在某種程度上成功了。」但是這些地區的經濟活動和人員流動水平,僅為疫情爆發前的一半,只有浙江省恢復與大流行前差不多的經濟活動狀態。
「迄今為止都不錯,」英國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疾病學家塔提姆(Andrew Tatem)表示,但仍需要再謹慎觀察,「當活動水平回到正常水準時,模型將會變得非常有趣」。
多數居民染疫產生抗體,爆發第二波的風險才會減少
梁卓偉指出,如果在第一波爆發時,國家大部分人口(50%至70%)已被感染並且現在產生自體免疫,那麼病毒將很難捲土重來,但中國即使是在重疫區武漢,遭感染且對疾病免疫的人,占人口數的比例仍不到10%,這意味著許多人依舊會受到感染。疫苗會增加免疫人群的百分比,但預計至少一年內都不會研發出疫苗,梁卓偉說:「這些數據讓人無法喘一口氣。」
塔提姆建議中國當局,現在應做到的是「謹慎地逐步放寬限制措施,密切監視、關注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