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灣武漢肺炎的疫情下降明顯,僅剩零星境外移入案例,顯見我們已經有效控制,並隔絕了感染源。在防疫樂觀之下,4月10日上午,中國轟6、空警500、殲11等各型機,卻在台灣西南方海域執行遠海長航訓練,美國智庫學者馬明漢(Michael Mazza)警告:面對大眾的憤怒,以及中國內部領導的挑戰,習近平極有可能對台灣有所行動。結合自1月下旬以來的中國軍機軍艦數次遶台威嚇,台灣內部有人刻意營造的「兩岸一家親」假象也瀕臨幻滅。
「兩岸一家親」不是一種政策,而是一種氛圍、一種立場,常常表示對兩岸統獨的優先意願。尤其對中國來說,親不親無所謂,『兩岸一家』就代表他們對統一台灣的堅決主張。武漢肺炎爆發以後,1月15日台灣宣布禁止口罩出口,中國《中評社》1月27日發表評論稱:「台灣口罩產能供應充足,卻針對性的禁止出口馳援大陸,民進黨政府連抗疫都要染上這麼強烈的政治色彩,後續兩岸關係堪憂。」《中評網》也說:日本311大地震時台灣就能愛心澎湃,全台出錢出力,遇到與自身息息相關的大陸疫情就如此冷漠,「一片口罩都不肯給,這是什麼樣的可怕心態?」,隨後台灣的調查局發現:大陸網民不滿我國禁止口罩出口政策,基於報復心態,群起串聯並蒐集台灣真實文案圖片作為素材,對台灣發動假訊息攻擊。
除了來自中國政府與民間的雙重攻擊以外,台灣更承受了自己內部的分化打擊。被認為在中國具有事業利益的藝人大罵政府禁止口罩出口是「低俗、沒人格的臭流氓行為」,親中媒體名嘴罵政府「泯滅人性」,前總統馬英九則批評說:「措施失策、沒人性」。事實上,過去台灣的口罩有九成進口自中國,就算到了現在,日產超過1000萬片,只要學過基礎數學的人都能明白:台灣的口罩也不過堪能自用。這個道理簡單清晰,可為什麼這些人還要一直批評政府?原因就是民進黨政府對中國戒心太重,在全世界都還摸不清頭緒的時候,就宣布對中國武漢等地隔離禁航,就宣布口罩禁止出口,中國政府和民間都感覺受到了羞辱。然而「對中國的不信任」,卻是事後各界認為台灣能夠防疫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2019年8月以後,中國停止對台自由行的簽證,這對台灣許多依賴中國遊客的觀光業者來說是很大的打擊。2016年蔡英文當選後停過一次,中國觀光客從四百多萬降到去年的二百多萬,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更是雪上加霜。
2010年簽訂的兩岸ECFA協議今年即將到期,儘管台灣曾經表明對執行效益的肯定,但是中國政府卻可能不再續簽。過去藍營統派總是習慣用經濟利益來引誘、威脅台灣民眾,但這幾年來因為中國態度反覆而慘遭傷害的,卻正是跟著「兩岸一家親」旗子走的業者,只要不是憑藉自身實力做成的生意,現在都被政策給關停了。面對受傷慘重的支持者,「兩岸一家親」的旗手們也是束手無策,於是國民黨新任黨主席江啟臣的就職,完全沒有提到九二共識,而中國也首次沒有祝賀國民黨新主席的就任,「兩岸一家親」在他們身上漸成幻影。
中國一直認為台灣是利用疫情在搞台獨,除了文攻武嚇以外,也不停在給台灣找麻煩。兩次武漢專機的協調大費周章,以「保障中生就學權益」暫停中生來台就學許可,在國際宣傳上也一直貶低台灣的防疫成績,這些新仇舊恨,讓台灣民眾特別不爽。於是,在網路上大打鍵盤戰,甚至還跟泰國網友一起合戰中國網民;民間為刊登國際廣告宣傳台灣的募款,一天之內以三倍金額達標;民調上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更創下了階段性的新高。
疫情之後,除了社會經濟的復甦之外,為台灣的未來發展做更健康的調整是重中之重,這其中當然包含與中國的關係。上述的種種現象顯示:2008年以來台灣部分人士所構築的「兩岸一家親」假象,已經隨疫情而逐漸幻滅,見識過中國防疫作為的人,哪敢跟他們成為一家?美中貿易大戰之後,台灣國際地位原本就已經逐步上升,這次武漢肺炎的衝擊,更是讓台灣國際地位被凸顯,這是台灣的一次機會。如同防疫期間的人們一樣,台灣與中國應該保持什麼樣的社交距離,才能不失禮數又健康,這是我們朝野應該共同思索的問題。
*作者為政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