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組織像基金會 擒賊先擒王不管用

2014-12-05 11:41

? 人氣

恐怖組織的網路盤根錯節,擒賊先擒王策略失去成效。(取自Jim Morin推特)

恐怖組織的網路盤根錯節,擒賊先擒王策略失去成效。(取自Jim Morin推特)

2011年,基地組織(al-Qaeda)首領賓拉登(Osama bin Laden)於巴基斯坦遭美國海豹部隊(SEALs)擊斃,雖然重挫基地組織的聲勢,但並無法完全剷除這個讓美國人恨之入骨的恐怖組織,反而在近期,為了不讓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專美於前」,基地對歐美各地發出耶誕節假期的攻擊訊息。顯見在賓拉登死亡之後,基地組織仍維持良好運作,伺機東山再起,原因何在?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擒賊不必先擒王

美國空軍主管情報與反恐業務的艾京斯(Mathew Atkins)中校認為,以他20餘年從事反恐業務的經驗來看,美國投入大筆金錢與時間追緝恐怖組織的首領,認為擒住賓拉登就能讓基地組織瓦解的想法,證明效果不大。

擁有20餘年反恐經驗的美軍中校艾京斯。(取自網路)

艾京斯指陳美國慣用的「擒賊先擒王」策略錯誤,因為在全球的恐怖組織中,管理日常業務運作的往往是管理財務、負責募款、徵召新血以及各地聯絡人等基層幹部,「這些人才是美國真正該鎖定的目標」。

為了證明自己的論點,艾京斯前往位於加州史丹福大學的胡佛研究中心(Hoover Institute)進修,訪談了數十名矽谷科技公司的執行長與資本家,他歸結出了一個論點:非營利事業就是恐怖組織最佳的永續營運方式。

非營利組織的運作

艾京斯以美國童子軍(Boy Scouts of America)組織為例,選擇加入童子軍的成員必定有某種信念,某種讓團體認可並准許他們加入的共同信念;這些新血大多青澀,需要資深幹部的調教訓練;維持營運的經費就靠募款或捐贈而來,用於添購設備或支付人事成本。此外,童子軍大多依附於各地的教堂,兩者互相依存,關係猶如庇護恐怖組織的國家或政府。

在這樣的組織中,由誰擔任首領僅具象徵性意義,艾京斯認為真正重要的幹部其實是「會計、募款者以及各地聯絡人」,因為他們確保了組織的正常運作,而且由這三種基層幹部所構成的綿密依存網路,才是維持組織順行不墜的主因。

艾京斯以基地組織為例,在2000年對美國飛彈驅逐艦「科爾號」(USS Cole DDG-67)發動恐怖攻擊,造成17死39傷的慘劇後,基地預料美國必定傾全力追捕組織的相關領袖,因此,基地組織位於葉門的科層體制(bureaucracy)開始進行調整,更多的決策權開始下放給中階幹部,避免群龍無首時,組織運作也跟著大亂。

說服總統追緝會計

艾京斯將自己的論點整理在《童子軍、科層體制與反制網絡鎖定》(Boy Scouts, Bureaucracy, and Counternetwork Targeting)一文中,在艾京斯眼中,恐怖組織就像另類的基金會,董事長或執行長的名氣足以吸引新血或協助募款,但對於一般業務的營運卻不見得涉入很深,況且通常只是掛名,反倒是負責對外徵召、募款人員以及地方聯絡人,才是負責恐怖組織營運的中堅份子。

賓拉登的死對於基地組織來說,確實「具有象徵性的損失」,但艾京斯強調,如果可以將組織內的會計、總幹事、公關人員以及營運人員個個擊破,「才能有效瓦解恐怖組織」。

以艾京斯的觀點來看,顛覆了美國目前亟欲斬除各恐怖組織領袖的策略,他也承認要說服現任高層官員打破這個迷思需要時間,艾京斯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時表示,在戰場中,只要被視為具戰略價值的目標,就可逕行打擊,但若要進行反恐任務,在呈交到白宮的公文中,「你必須說服總統,為什麼一個會計也是追緝的目標。」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