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工商團體與財經部會首長上周開始以「因應新冠疫情與台灣經濟發展」為題舉行馬拉松式的閉門會議,今(22)日終於正式落幕。工商團體指出,由於「疫情過後,全球仇中及東西方對立將更趨嚴重,台灣需謹慎因應」,企業界希望政府在疫情過後,「全盤思考輔導海外台商機制」,全面盤點台商產業聚落分布、現狀與遭遇問題,重新盤點關鍵零組件及技術與企業,並藉此鼓勵台商回台投資高附加價值產業,確保台灣對自主性關鍵零組件的主控權。
工總、商總、工商協進會等工商團體代表,15日起與政府代表就「因應新冠疫情與台灣經濟發展」議題進行對談,今日的閉幕會議,除政務委員龔明鑫之外,相關財經部會首長,包括經濟部長沈榮津、國發會主委陳美伶等人都親自出席,工總理事長、台塑集團負責人王文淵等企業代表,也提出諸多建言。
據了解,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導致國際原油價格崩盤,從每桶65美元跌至15美元,台塑集團旗下的台塑石化與中油等煉油廠,今年以來都虧損累累,中油方面虧損金額甚至高達上百億元。王文淵今天在會議中坦言,當前台灣經濟受到疫情的嚴重衝擊,「就像我們台塑企業也是慘兮兮,大多數產品的業績約衰退20到30%」,台灣應該正視疫情及中美貿易戰重挫產業供應鏈後的重組問題,以及相關議題對台灣經濟發展的隱憂。
據了解,本次新冠肺炎暴露出重要醫療物資,包括口罩、防護衣、呼吸器等「維生產業」在全球化過程中高度仰賴單一國家生產的後遺症,雖然此次疫情口罩產業在台灣組成所謂的「國家隊」穩住國內生產,但防護衣等重要物資的原料仍多半仰賴進口。
政府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緩慢惹業者抱怨
不過,政府從去年初因應美中貿易戰,推動「加速台商回流三大方案」,雖然吸引9000多億台商承諾回台,但經濟部在招商過程中,卻沒有從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性,審慎挑選適合返台廠商,導致更多企業競逐台灣有限的水電、土地等生產資源;生產口罩關鍵原料「不織布」的石化產業,也對政府過去幾年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緩慢抱怨連連。
王文淵今天在會議中就表示,台灣少數媒體及學者長期操弄社會民粹,嚴重阻礙產業發展,台灣在疫情過後,「應思考如何改變台灣目前產業類型過度集中電子零組件、生產過度集中代工、投資貿易過度集中中國大陸的現象」,以健全新興科技及產業發展的生態體系,優化產業及就業結構,使台灣經濟持續成長。
王文淵表示,台灣是一個小地方,「我們不能在各方面如法律、金融、產業、環保、勞工等,處處抄襲像歐美般的大國,甚至更嚴格,而是需要瞭解自己的優勢及弱點,務實以自己的需求為依歸,以小國的思維,參考例如瑞士、比利時、荷蘭及丹麥,甚至新加坡等國的經驗來規劃,才能真正有助於國家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