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償金公式「沒人用過」 離岸風電開發陷入三方灰色地帶

2017-04-24 15:08

? 人氣

福海彰化離岸風力發電計畫24日進入環評,漁業署代表認為,負責開發的永傳公司並沒有積極跟漁民溝通補償事宜;永傳則反過來指控政府訂的補償標準不夠可行。圖為示意圖,非永傳風電機。(資料照,顏麟宇攝)

福海彰化離岸風力發電計畫24日進入環評,漁業署代表認為,負責開發的永傳公司並沒有積極跟漁民溝通補償事宜;永傳則反過來指控政府訂的補償標準不夠可行。圖為示意圖,非永傳風電機。(資料照,顏麟宇攝)

離岸風機影響漁民生計,究竟該如何補償?環評專案小組今(24)日審查被政府選為3個潛力場址之一的福海彰化離岸風力發電計畫,漁業署代表認為,負責開發的永傳公司並沒有積極跟漁民溝通補償事宜;永傳則反過來指控政府訂的補償標準不夠可行,「沒有一家業者有用過」。種種爭議讓環評委員憂心,政府若再不積極出面協調,接下來離岸風力開發案陸續出現,類似爭議只會越演越烈。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蔡政府設定2030年風力發電裝置容量要有4.2GW,其中光是離岸風電就佔3GW。能源局為了逐步推動,先是提出示範獎勵案,提供上緯及永傳2家業者千萬補助、各建置2架風機(目前僅上緯建置完成);接著規劃潛力場址開發,由上緯、永傳和台電3家業者負責開發小規模的離岸風場;最後則是劃設36個區塊(後減為24區),開放所有民間業者自由申請開發。

補償金卡住示範機組 永傳場址今日才進入環評

3家潛力場址開發的業者中,上緯和台電都已完成環評程序,正在進行後續申請電業籌設許可等工作。而連示範機組都還沒建置完成的永傳,則因漁業補償金額「喬不攏」,一度與彰化當地漁會對簿公堂、直到去年底才和解,潛力場址開發也直到今天才進入環評審查程序。而為了避免類似爭議再次發生,行政院減碳辦公室也帶頭訂出離岸風力發電廠漁業補償基準,讓業者和漁民能依公式計算較具科學根據的補償金額。

三方代表互控未協調、談判過程模糊 補償問題責任難釐清

儘管行政院訂出漁業補償公式、並要能源局在業者碰上問題時提供個案協助,但當補償問題落入「跨部會合作」及「業者漁民合意協商」的灰色地帶,反讓爭議更加難解。今日環評會議上,漁業署漁政組技正吳建勳首先發難,認為永傳在彰化當地開完2次說明會之後,後續沒有持續就補償議題和當地居民溝通,主管開發的能源局也沒有告知後續進度,讓漁民都不清楚狀況。永傳董事長林鑫堉除了回以「我們有自己的工作期程,」也反控政府雖然在去年11月提出計算漁業補償金額的公式,但目前還沒有人真正用過,「我們過去受害過,很害怕,」更認為政府必須修正補償公式。

漁業署官員私下更坦言,漁業署雖然被要求必須協助業者和漁會溝通,但根本沒有辦法掌握目前業者與漁會談判的狀況,只能私下打聽,「即使我們想協助、也都無從下手」。他也直言,政府訂的計算公式只是參考,補償金要給多少都還是取決於業者和漁會兩方的談判,如果兩邊真的「喬不攏」,漁業署才會出面仲裁,因此多數時候補償能否順利進行都還是取決於「地方溝通」。

「不該放任民間私下談判」 環評委員盼能源局介入溝通

現場代表漁民、漁會的漁業署與風電業者間的爭執,連環評委員也看不下去,直言接下來越來越多離岸風電開發案將進場,政府不能再放任業者跟漁會私下討價還價,能源局也應該製作讓一般民眾能理解的離岸風電開發規劃,「不要再讓類似戲碼一再重演。」此外,也有環評委員建議,離岸風場建好後,風機是否真的有聚漁效應、讓漁穫增加;或是漁民因為風機阻礙無法使用流刺網捕魚、反而有助白海豚生存,都是需要被監測、考量、並納入補償計算的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

尹俞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