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的靈魂之爭:《激進市場》選摘(2)

2020-05-05 05:10

? 人氣

1919年演說中的列寧。(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列寧(見圖)從孫中山的錯誤中學習,冷酷無情地鎮壓異己。他自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央計畫制度的夢想、法國大革命的狂熱以及官僚公司組織崛起的力量得到啟發,施展鐵腕,建立強而有力的政府。(圖/維基百科)

許多經濟學家受到大型企業與戰時計畫的成功所啟發,於是更進一步欣然肯定蘇維埃體制。最極端的例子之一是1930年代與1940年代在芝加哥大學講學的波蘭經濟學家蘭格(Oskar Lange)。在前往蘇維埃占領的波蘭旅行一趟之後,他放棄他的美國公民身分,成為親蘇的波蘭共產政府的駐美大使。接下來的二十年間,他在波蘭政府擔任領導角色。我們會在本書的尾聲一章詳細描述他的中央計畫制度主張。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與海耶克(Friedrich Hayek)是第三位邊際革命之父孟格的高徒,他們指出中央計畫制度的缺陷:中央計畫者缺乏做成最佳配置決策所需的資訊和分析能力。人們對價值的評估是私人資訊;市場的高明就在於它有能力透過價格體系,把這項資訊從消費者傳播給生產者。對比之下,中央計畫則導致資源的嚴重錯置(生產沒有人想要的財貨),而在真實世界裡,這正是典型的社會主義經濟體,例如蘇聯。此外,中央計畫的經濟體為政治的濫權開了一條路,這就是海耶克那句令人難忘的名言─「通往奴役之路」。

面對中央計畫制度的威脅,西方自由主義者於是斷言,資本主義儘管有其限制,仍然是較優越的經濟組織方法。應付獨占的最佳辦法就是反托拉斯法、管制,並在最重要的產業裡限制國家的所有權。在美國,政府對「自然獨占」(如電力)實施價格管制;在歐洲,重要公用事業與其他大型公司通常為政府所有。在戰後的經濟榮景裡,大家對私有財產的問題變得眼不見為淨。

*作者格倫・韋爾(Glen Weyl),微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耶魯大學法學院與經濟學系資深訪問研究學者。艾瑞克・波斯納(Eric Posner)芝加哥大學法學教授、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與美國法律協會會員。本文選自兩人合著之《激進市場:戰勝不平等、經濟停滯與政治動盪的全新市場設計》(八旗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