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退出的藝術(下)

2017-04-28 06:40

? 人氣

接著是2008年重創全球經濟的次貸金融風暴,導致聯準會大幅降息,甚至進一步推行前所未有的量化寬鬆——在下圖我們可以看到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對應到注入到市場的資本)從2007年8月約八千七百億美元的水位,一路成長到今天的兩兆美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08~2016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趨勢(擷取自聯準會網站)
2008~2016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趨勢(擷取自聯準會網站

傳統上當聯準會灌注大量資本到市場上時,流動性高的公開市場(包含股票和債券)會是資本的首選,但債券市場受到低利率環境擠壓,不若過去有吸引力。而股票市場在過去十多年來演算法交易的軟硬體進步下,成為完全競爭市場,投資人越來越難以產生超額利潤,結果導致大量資本流入長週期、低流動性的私募市場。

低利和量化寬鬆的另一個結果,就是成功的上市企業受益於相當低的資金成本,搭配自身強勁的獲利能力,結果在帳面上累積出越來越多的現金——根據最新的財報,谷歌和蘋果各自有八百六十億美元和六百億美元的約當現金在手。

在這些龐大的環境力量的擠壓和引導下,今天高速成長中的新創的成長路徑跟達康泡沫有了很大的差別:

由於風險資本和私募基金手上豐沛的資本,現在高速成長中的新創不需要透過公開市場募集成長所需要的資本,而可以選擇在私募市場募集以億美元甚至是十億美元為單位的資本,從而不斷延後上市或者併購退出的時間點。
當終於決定進行退出時,除非是像Snap這樣有著上億使用者和想像空間的巨型新創,否則退出管道首選已經不再是IPO,而是併購退出,買家不止包含荷包滿滿的成功上市企業,許多獲得巨額注資的獨角獸新創也成為早期或中期新創的退出管道。

綜合以上,現在風險資本家在先驗地評估投資標的未來的退出路徑時,腦中所模擬的一定都是併購退出。而總體來說,風險資本家評估新創公司的併購退出路徑有下列幾種模式:

1.同業併購以追求市佔率:這是最傳統的併購退出路徑,尤其是當新創的成長威脅到上市公司的既有市場時,透過併購將新創的成長納為己有是非常常見的。這幾年我們看到許多SaaS新創被Salesforce或者微軟這樣的商用軟體公司所併購,有許多都是屬於這樣的類型。快速消費品大廠聯合利華斥資十億美元併購刮鬍刀訂閱服務新創Dollar Shaver Club更是一個經典案例。

2.異業併購以追求產品多元化:這是傳統上企業併購的另一個理由,雖然前台所販售的產品和服務不同,但如果後台營運上可以共享資源、降低成本時,異業併購就可以做為產品多元化的一種策略。產品多元化對於大企業的好處是能夠將營收(甚至現金流)的波動性降低,提高對於趨勢變化的抵抗力,從而降低公司營運整體風險。這個在硬體的領域特別常見,光是過去一年中就出現了諾基亞併購法國新創Withings,以及北歐家電大廠Electrolux收購低溫真空烹調硬體新創Anova等例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