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高中職生先就業探索職涯 教育部推每月補助1萬 上路3年難敵升學考量、家長反對

2020-05-05 08:10

? 人氣

教育部3年前推出政策,媒合高中職畢業生進入職場,進行2至3年的職涯探索,再回到校園。圖為示意圖。(資料照,新北市勞工局提供)

教育部3年前推出政策,媒合高中職畢業生進入職場,進行2至3年的職涯探索,再回到校園。圖為示意圖。(資料照,新北市勞工局提供)

唸大學到底要做什麼?恐怕是不少人都思考過的問題。教育部3年前推出政策,媒合高中職畢業生進入職場,進行2至3年的職涯探索,再回到校園,該項政策2017年上路迄今,儘管參與人數漸有成長,然而多限於高職生,讓高中生也探索人生的目標,仍有待加強。觀其因素,教育部副參事鄭正凱便指出,每年申請學生中,都有約6成最後是因升學考量放棄,而第一線的輔導老師也指出,除了升學考量外,關鍵門檻,往往也是來自於家人的反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蔡英文政府第一任期重點政策「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分為先進入職場工作2至3年的「青年就業領航計畫」,以及進行國際體驗的「青年體驗學習計劃」,高中職學生可於高三時提出意願申請,其中就業領航計畫,由教育部審核學生計畫書、體驗志願後,由勞動部彙集各部會提供職缺,並進行媒合,而除了就業薪資外,由勞動部、教育部每月分別撥給5000元、總共1萬元儲入帳戶,並可於3年期滿後,將36萬元一併領出。

這項計畫初衷,是鑒於高中職畢業生升學比率逼近9成,卻有將近4分之1學生進入大學後,發現科系與志趣不合,因此希望透過此政策鼓勵學生,提早體驗、探索職涯。

申請人數逐年增、成功媒合人數仍無法破千

不過,政策上路之初,其實也是跌跌撞撞。根據教育部資料,2017年首度上路後,原訂目標5000人,最終媒合成功人數卻僅有744人,第二年2018年度目標下修至2444人,仍僅有791人媒合成功,教育部於立法院備詢時,也一度遭朝野立委批評「笑死人」,乾脆「認賠殺出」。然而,這個態勢,卻在去(2019)年出現轉折,媒合成功人數翻倍增長為1521人。

若細看歷年申請人數,政策上路首年,即有2383人申請,第二年則有3083人,申請人數穩定成長,最終每年卻僅有不足800人媒合成功,背後原因,教育部副參事鄭正凱指出,仍是因為升學考量。

20200503-SMG0034-E01_02_ 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申請人來源
 

鄭正凱說明,因為學生高三提出申請時,同時也在參加升學考試,如果考試成績理想,就可能因此放棄申請,以2018年來說,有登記參加意願,但最後放棄就業媒合的學生,約有6成2是因為想繼續升學,另外還有1成左右,是透過其他管道,像是由親友介紹,找到更理想工作而放棄,此外也有部分是改變主意,決定先去當兵,還有因家人不支持而放棄,綜觀歷年都是差不多現象。

而檢視目前成果,第一年首批744名學生中,有306人中途退出,退出率超過4成。對此鄭正凱說明,主要原因是學生參加計畫到中途,便決定還是繼續升學,較多都是參加後1年退出,有些人當初就有考上學校,保留入學資格後先來就業,工作1年後覺得差不多,便選擇回到校園;第二部分則是工作壓力造成的職場因素;第三則是個人因素,如健康因素或家人生病要照顧。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