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疫情拖累市況,促使近期港股市場有不少私有化和重組的機會,老牌香港上市企業利豐(494)也是其一,其在3月下旬提出的私有化,在其後零售企業備受重擊需要集資甚至破產威脅之下,私有化的時機算是難得,估值也算合理,連知名維權基金股東也不反對之,筆者將於5月12日股東特別大會前投票予以贊成。
曾經是一代股王的利豐,聲稱基於現時轉型重組需更長時間,涉及實施風險,大股東馮國經、馮國綸家族決定伙拍已被萬科(2202)和厚樸等中資財團收購的普洛斯(GLP),合組控股企業於3月20日提出每股1.25元作價私有化,較利豐前收市價0.5元溢價1.5倍,預料所需的現金總額約72.2億元,不過全由GLP透過外部債務融資或內部資源撥付,馮氏不用出資,雖然日後只持有私有化後的利豐32.33%經濟權益,但卻擁有六成投票權。GLP則只有四成投票權。
成立於1906年的廣州,曾貴為華資紡織及貿易翹楚,寓意「利潤豐盛」的利豐,1973年已在港掛牌上市,而馮氏第三代予人印象是財技高手,利豐在1988年已首次私有化退市,利和經銷也上市短短六年被私有化,馮氏也不時分拆家族企業比如利邦(891)和利標品牌(787)上市。雖然今次利豐私有化作價比宣布前交易收市價有1.5倍溢價,但較利豐2010年的最高收市價仍低超過94%。
若利豐私有化成功,將撤銷長達28年的上市地位,今次馮氏時機上也是利用市況疲弱,然而寧讓利予GLP只保留話事權,某程度也反映馮氏對未來轉型未必有底,反而寧願選擇在重組業務期間減少公眾曝光,避免像近年般屢屢交出遜預期的成績表。而趁3月20日當時美國疫情尚未算嚴重時出價,或某程度屬GLP誤算。
疫情重創利豐主要客戶
利豐在3月20日當日公布核心盈利倒退逾兩成的業績同時,公告私有化,同時間美國新增的新冠病毒確診數字也在同日急速上升逾七成,至超過13700宗,之後疫情急劇惡化,截稿前確診宗數高達115萬宗,佔全球近三分一,相信利豐也無法想像提出私有化至今,美國疫情嚴重百倍,也造成停工等經濟打擊,而利豐的主要客戶正是歐美零售商,服裝品牌J.Crew已申請破產保護,百貨零售商Neiman Marcus與J.C. Penney(JCP)也盛傳考慮破產,壞消息不斷發酵。
故此4月上旬,利豐內部有減薪安排,當中主席馮國綸、行政總裁馮裕鈞、執行董事彭焜耀未來三個月減薪100%,高級員工減薪15-25%,部分地區員工需放無薪假。當然可以質疑利豐管理層是示人以弱,但以全球零售企業受創情況估計,利豐今年業績虧損撇賬難免,相信如果歷史重演,出資的GLP會否仍然願意如獨立財務顧問百德能證券所言,以過去兩年分別的平均市盈率11.3倍和平均AV(總值)/經調整EBITDA比率7.6倍,提出64%和19.1%溢價私有化,是一大疑問,何況今明年的盈利或將是災難。
難怪持有利豐10.08%、以價值投資聞名的倫敦資產管理公司Silchester,也令人意外地表明會按情況在適當的時間考慮私有化計劃提案,而持有的股份開放予以接近私有化價格的出價,其以曾經逼宮電視廣播(511)派息和取消回購而知名,據《金融時報》報導,Silchester一般大額增持上市公司股權甚至達兩成,並扮演積極角色,單計2017年,已否決參與的上市企業股東大會中一半的議案。
一向積極的Silchester也表明不反對私有化,成功機會增加,筆者亦相信在目前環境之下,贊成是相對合理的選擇,當然舊有股東或心有不忿,但利豐的經營隨著全球化已一如諾基亞(Nokia)、柯達(Kodak)甚至思捷,光輝難再,2019年以良好估值出售物流予淡馬錫的機遇不再,趁機套現尋找機會或者更為合理。
* 作者為Godahsing股東倡議活動發起人,持有利豐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