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是:疫情對社會的各層面皆產生的巨大的影響,然而投資人在此混沌的局勢下,更應著重於「影響力投資」,在賺取利潤的同時,也能兼顧環境及社會議題。
社會混沌中的警訊:取得社會和環境平衡的重要
過去100天,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鋪天蓋地,全是疫情,無論是疫情相關的醫療,生活,經濟,政治,或是八卦。台灣疫情雖然較輕,但是世界各地的生活起了變化,社會多了混亂,未來更加混沌。
過去100天,全球政府,無一不在印鈔撒幣,企圖保住醫療系統不崩潰,經濟系統不斷鏈,社會系統不解體。全球的慈善組織及商業機構,無論金融非金融,也都使出渾身解術,與政府配合,拿出資源,參與遏止疫情,解救經濟,扶助貧弱的義舉。
我們感恩這所有的努力,但是,我們更要清楚的認識到,見招拆招,絕非長治久安之計。慌亂之中,我們更應靜下心來,反思過去,想像未來,這次全球疫情的大爆發,到底給了我們什麼警訊與啟示,在『召喚』我們採取什麼行動。
近期投資界的若干現象,或許可以指引一二。
首先我們可以問自己,我是否願意對環境更為友善?我是否願意幫扶弱勢?也就是:我是否可以更有使命感?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問題的答案都隱藏在沒問出來的部分:這些使命值多少錢?也就是要花我多少錢?
如果很貴,或許默默走開;如果便宜,考慮看看;但,朋友,如果是『負油價』呢?也就是對於社會或環境作出有意義的貢獻,又同時可以賺錢呢?
我想應該全都舉手了吧!
雖然疫情開始至今時間不長,但是投資界最近的數據指出:
1. 投資在有『影響力』類別的股票,投資績效普遍較好
2. 有更多的資金湧入這個類別的投資。
其實這正是近年盛行的影響力投資。
影響力投資是同時追求投資報酬,及社會/環境正面影響力的『雙底線』投資,其範圍可以包括實物資產,例如醫院學校及社會住宅,也可以投資在專門為解決某特定社會或環境問題的影響力新創企業,當然也可以投資上市公司。
就投資上市公司而言,影響力投資界一般都以該公司對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的貢獻度,來界定是否值得投資。例如:過去影響力投資常以環境議題為主流,大量投資全球暖化,二氧化碳減排,新能源,循環經濟,潔淨用水系統工程等方面,因為這些投資的影響力顯而易見,方便計算衡量,單筆投資金額較大,並且似乎危機迫在眉睫。
新冠疫情對投資的啟示:選擇『有影響力』的企業
這次疫情明確顯示,社會要出大問題,一定發生在最薄弱的環節。而收入較低的弱勢族群在經濟社會中體量甚大,是經濟活動能否正常運行的關鍵。這次疫情及防疫需要,造成弱勢族群進退維谷,自身受傷嚴重,也造成經濟運行的壓力。這也正是各國政府及慈善機構大力撥款援助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