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目前很難判斷將如何影響長期經濟,但在群體免疫和疫苗出現之前,維持國家不要垮掉的能力,顯然能帶來巨大的短期經濟優勢,甚至可能演變成長期優勢。亞洲國家已經證明,某些方法的確可以控制疫情,而這套方法全球都該學習。
每個國家或許都曾有盛極之時。台灣、南韓、香港、新加坡就是1980至1990年代的明星,因成功的出口導向政策與製造能力而以「亞洲四小龍」名震天下。亞洲金融危機之後,這個稱號逐漸乏人問津,緊接著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這5顆新興市場「金磚」(BRICS)以激增的國內需求與大宗物資出口取代了製造業,創造了大量財富,奪得國際鎂光燈。
但武漢肺炎開啟了另一個新紀元,雖然各國都希望疫情自然消退、商業恢復正常,但看來似乎不太可能,光是疫苗出現至少就得等上一年。
目前還不確定西方先進國家最後是要把這種病毒當成每隔幾季就死灰復燃的流感一樣對待,還是要無限期地繼續關閉主要經濟引擎。但無論是哪種結果,都會重創它們的國際地位。至於發展中國家更有許多地方將直接毀滅。
防疫如同滅火 多撐一時是一時
但還是有數個國家成功地逃開這兩種悲劇。事實證明,一度黯淡的亞洲四小龍如今再次備受矚目。這四小龍成功反擊的秘訣,可能就在高中數學課的指數函數裡,而且每一個國家都可以借鏡。數學不是科學,但它顯示所有控制疫情的方法都屬於以下三種策略之一,大部分國家都在使用前兩種,只有這些亞洲國家成功用出了第三種。
疾病傳染的機制與絕大部分的金融都不同。金融界幾乎所有的數字都是某種比例,而且相當重視人均數字,但這兩者在思考疫情時都沒什麼用。除非能完全封鎖受感染的地區,否則疫情總有一天會擴及全世界。另一方面,大部分銀行家唯一看過的指數曲線就是複利,而且複利注定會受破產的限制,但感染人數卻可以指數式暴增。
在推估疫情時,唯一重要的參考點是目前的感染人數。今天新增的病例數量與昨天的既有病例數量之間呈指數關係,每一種疾病在某個地方的傳染數(Reproduction Number, R)都恆定,武漢肺炎的R是2至3,每個感染者平均把病傳染給2至3個人。
在達到群體免疫之前,族群的大小沒有任何意義。群體免疫是指某個群體中有夠多人獲得免疫力,讓疾病傳到一半就無處可傳,結果那些尚未免疫的人也不會得病。這是討論武漢肺炎長期影響的關鍵之一,也是英國在改弦易轍之前的防疫理論基礎,不過這種策略會讓社會在達成群體免疫之前哀鴻遍野,而且如何確定群體免疫是否達成,以及群體免疫可以持續多久也都是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