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拱衛首都的憲兵202指揮部昨(12)日實施反裝甲火箭、40公厘榴彈機槍實彈射擊,相關畫面經憲兵指揮部臉書發布,衛戍中樞的反裝甲武器罕見曝光,這也是繼日前裝甲憲兵營執行雲豹30公厘機砲戰鬥車射擊後,憲兵部隊持續累積射擊經驗,提升整體防禦能力。
憲指部臉書指出,為使官兵熟稔建制武器操作,憲兵202指揮部12日實施反裝甲火箭、40公厘榴彈機槍等武器實彈射擊,指揮官黃金財中將在202指揮官于大任少將陪同下,特別到場視導,除肯定人員戮力戰訓,並表示藉平日務實訓練累積經驗,在任務需要時能有效發揮戰力。
黃金財進一步表示,此次實彈射擊有助提升實務經驗,所獲參數是往後執行射擊訓練的重要依據,以強化憲兵整體戰力。文末特別標記「戰力堅強」、「衛戍萬全」,展現憲兵衛戍首都的意志與職責。
憲兵202指揮部因負責台北市安全,有裝備雲豹、V-150S甲車的全國憲兵唯一憲兵裝甲部隊駐紮,負責首都反空機降、機動打擊等任務;前述兩型甲車分別搭載40公厘榴彈機槍、50機槍等武裝,去年底和陸軍關指部率先接裝雲豹甲車家族最新服役的衍生車型「30公厘機砲戰鬥車」,火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執行30公厘機砲實彈射擊 憲兵射手「組團」赴訓
日前在陸軍南測中心,軍方安排30機砲車進行實彈射擊,《風傳媒》記者獨家披露,當時進行訓練的,正是來自裝憲營的射手。此班隊旨在培養甲車射手操作30機砲砲塔的之能力,惟教育能量在陸軍,因此憲兵「組團」去上課受訓。
除了30機砲戰力逐步到位,憲兵另一拱衛中樞,將敵進犯的輕型裝甲目標予以擊毀的武器,這次透過臉書發文得到證實;文中提到的反裝甲火箭,全名應為「紅隼反裝甲火箭」,這款火箭由中科院自行研製,其問世是為取代過去國軍使用多年的「六六火箭彈」,單具重約5公斤、長度則為75公分,由於僅需1人操作,相當便利。

紅隼反甲火箭2009年亮相 成灘岸阻絕、城鎮作戰利器
國軍多款反甲火箭無論在體積、重量甚至服役年限上,部分發射時會有暴露己方位置的火光煙塵;部分則已跟不上遂行防衛作戰時,灘岸阻絕和城鎮作戰時所需的反裝甲能力,這些都促使紅隼在2009年亮相。根據公開資訊,紅隼精進版具備最大1200公尺射程,可提供400公厘穿甲威力,無論是鋼筋還是磚瓦建物,都能在表面留下70至90公分的破壞,性能足以應付實戰所需。
紅隼由海軍陸戰隊率先採購後,憲兵直到2018年亦傳來採購消息,共計445套紅隼(含實彈、訓練彈、模擬器),並於去年、今年陸續到位。此次憲兵官方發文雖未進一步說明操作單位為何,但憲兵202指揮部所屬各營均為首都衛戍的重要戰力,直屬連「快速反應連」因前身為憲兵機車連,更要培養官兵能夠騎乘重機發射紅隼的能力,因此此次射擊可能也是針對全指揮部紅隼射手的一次共同實彈射擊。「水神」登報要求說清楚!陳時中曝判罰關鍵:這是最後一次回應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