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以創紀錄的817萬票連任,一時風光無限,儘管對內許諾多有未實現者,但對外態度似乎贏得了全台掌聲。蔡英文連任當日,民主黨人、前副總統拜登和共和黨籍現任國務卿蓬佩奧等一大批美國政要均對蔡英文開始第二任期表達不同程度的肯定態度,也不怪台灣外事部門宣稱,蔡英文蟬聯第二任期後,美國給出的祝賀層級為歷來最高。
在「反中保台」的大氣氛下,蔡英文選邊站美國似乎是不得不之舉,需要思考的是,萬一兩岸真的瀕臨破裂局面,美國真的會像當年保護南韓一樣保護台灣嗎?日前的一期《少康戰情室》上,國民黨「立委」鄭麗文、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說出類似於「打台灣等於打美國」、「美國不允許打台灣」的話,顯見藍綠政客多相信,若大陸選擇武力,美國決不允許,但問題在於,不允許不等於直接出兵。美國也不允許俄羅斯將克裏米亞收入囊中,但美國會出兵保護烏克蘭嗎?事實告訴我們不會,五角大樓不會在俄羅斯門口派出美國大兵。
被公認為主權國家的烏克蘭尚且如此待遇,大陸一直堅持屬於中國一部分的台灣又能如何?俄羅斯經濟孱弱、軍事威力仍存,但美國已經事實上默認俄羅斯吞下克裏米亞。若兩岸真的兵戎相見,一廂情願美國會來,是不是過於鄉願?
回望冷戰時代,如果美國為了改善對華關係就可以拋棄台灣,那雙方只要談好條件,台灣仍有被拋棄的可能。前台北市副市長李永萍將台灣比作中美關係正常化過程中「乒乓外交」的乒乓,就有這樣的意涵。台灣並沒有完全不可替代之價值(如以色列、巴拿馬、英國等之於美國的那種意義台灣並沒有),只要中美談妥,美方或正面或負面回應即可失去台灣,對大陸來說,問題在於代價有多大,對台灣來說,問題在於何時會被犧牲?從某種意義來說,這種犧牲從二次國共內戰(大陸一般稱解放戰爭)結束時就已開始,這並不因1996年的直選而改變。
台灣人相信民主國家之間不會有戰爭,因而希望大陸也走上台式發展道路,說白了是受到威爾遜主義的蠱惑,而正是威爾遜主義被提出後的民主國家——德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民主國家選出的希特勒發動了對民主國家英國、法國和東歐諸國的戰爭,這是威爾遜主義無法洗掉的污漬。從目前的眼光看,台灣人眼中「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敵人環伺的「民主國家」以色列、以及世界民主國家的燈塔——美國,發動了多少次戰爭又多少次被發動戰爭?這種一廂情願早該化解了。
以國際政治而論,美國拋棄的國家和政治實體不知凡幾,僅尼克森在其回憶錄中拋棄南越就痛不欲生,然而並不影響最後的結果。親藍的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丁仁方提醒說,美國打台灣牌的目的,是因為不用花很大的代價就能得到高效益,有助川普的選情和國際輿論宣傳。但是當中美對抗趨緩,台灣對美國就不那麼重要。親綠色彩明顯的台灣學者董立文也說,對美台關係突破「不宜太期待」。
卸任的「府秘書長」陳菊早年訪美時曾說過一句話,筆者看來尤為傳神,即對美態度應當是「期待但不依賴」。就將這六個字,送給開啟新一任期的蔡英文和民進黨吧。
*作者為法學博士生,中國大陸涉台媒體專欄作者